首页 > 新闻资讯 > 口岸数据
2010年满洲里关区废钢进口快速增长海关监管风险不容忽视
满洲里关区 冯哲       

据海关统计,2010年,满洲里关区进口废钢2.5万吨,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15.3%;价值714.4万美元,增长42.5%;平均价格281.1美元/吨,增长23.5%。进口主要特点如下:

一、单月进口量增幅较大。2010年满洲里关区废钢进口成较明显的先增后降趋势,其中567月份增幅较大,5月份进口1630吨,增长1.1倍;6月份进口3447吨,增长1.9倍;7月份达到峰值4554吨,增长4.7倍。

二、一般贸易方式占主导地位。2010年,满洲里关区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废钢1.6万吨,下降29.1%,占同期关区废钢进口总量的64%;边境小额贸易方式进口9787.8吨,去年同期无进口,占36%

三、私人企业成为进口主力军。2010年,满洲里关区私人企业进口废钢1.8万吨,下降0.8%,占同期关区废钢进口总量的72%;国有企业进口7041吨,增长99.9%,占同期关区废钢进口总量的28%

四、黑龙江企业进口量位居首位。2010年,黑龙江企业进口废钢1.2万吨,增长8.9%,占同期废钢进口总量的48%;内蒙古自治区企业进口废钢6749吨,下降38.4%,占26.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企业进口6603吨,去年同期无进口,占26%

五、铁路运输为主要运输方式。2010年,以铁路运输进口废钢2.2万吨,增长59.9%,占同期废钢进口总量的87.4%;以汽车运输方式进口3199.7吨,下降60.7%,占同期废钢进口总量的12.6%

满洲里关区废钢进口增长原因分析:

(一)宏观调控作用刺激需求。2010年我国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政策出台,尤其加大对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释放了国内钢铁需求。同时国家也加大了对废钢回收企业的支持力度,国内废钢铁供应严重不足,每年需要大量进口以弥补缺口,原材料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扬,而利用废钢铁作为再生资源既可以减轻环境污染又可实现节能降耗,进一步扩大了废钢的需求。

(二)取消退税刺激钢企年底扩大采购。我国现行“再生资源增值税政策”规定,自201111,对废钢铁将开始按照17%的增值税全额征税,不再减免。现行退税政策于20101231终止。这将意味着2011年钢企采购废钢的含税价必须提高,给废钢供应商保留一定的利润空间,才能保证废钢供需链的延续和良性运行。2011年采购价的提升趋势,促进钢企在2010年年底加大采购,增加库存。与此同时,“十二五”期间,新的资源环保政策也将促进钢铁企业重新调整钢铁原料的配置,“多吃废钢,少吃矿石”,将促使废钢继续走俏,加之俄罗斯卢布持续贬值,废钢收购价格及进口成本降低,同时人民币升值也令进口废钢更具吸引力。

当前值得关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一、我国进口废钢企业规模大小不一,资质良莠不齐,再生资源利用行业发展不健全,行业缺乏有效规范。中小企业在进口废钢的利用过程中,利用率低、能耗和污染控制能力差。同时由于进口企业构成复杂、行业未形成合力,在废钢进口价格方面缺乏话语权,抗市场风险能力弱;

二、2011年废钢取消退税政策,采购成本增加,可能助长非法企业,以较高的货价和现金交易与正规钢企争废钢资源,进而带来新的无序竞争;

三、废钢进口监管风险应引起关注:一是按照国家政策规定进口废钢归入税号7204290072044900须向海关提供《自动进口许可证》,《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对进口废物原料做出更加严格的限制,因此存在伪造进口许可证件风险;二是存在废钢中夹藏机床散件、精密仪器设备等高价值商品以及诸如废炮弹等危险品的风险;三是废钢进口存在着笼统申报、模糊申报、简单申报、混装进口、未申报主要金属含量等问题,申报多为归入税率较低的税号(税号为72044900,关税率为0、增值税率为17%)。多品种多规格的废钢采用单一品名申报等手段,存在进口废钢伪报品名、少报数量、低瞒报价格的风险。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国家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着力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深入发展低碳经济,加快工业化进程。全国粗钢产量按6.5亿吨预测,废钢综合单耗按2009146千克/吨测算,2011年全国废钢需求总量约为1.1-1.2亿吨。废钢的需求量将大量增加。

为此建议 :一是应顺应当前节能减排的形势要求,发挥废钢的低碳效应,鼓励钢铁企业逐步由分散对外走向联合采购;二是加大对废钢物流的投资、提高废钢资源供应能力、加大对废钢的循环利用,规避价格波动给企业带来的风险,提高国内企业自身竞争力;三是警惕废钢的走私风险,加强对进口废钢申报价格和申报品名的审核以及后续管理,明确钢铁废碎料的来源、成分及进口状态,杜绝模糊申报。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0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