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关统计,2012年1-10月,满洲里关区出口汽车4113辆,比去年同期(下同)增加1.6倍;价值1.1亿美元,增长85%。
一、 2012年1-10月满洲里关区汽车出口的主要特点
(一)主要出口至俄罗斯。2012年1-10月,满洲里关区出口汽车至俄罗斯3910辆,增加1.7倍,占出口总量的95.1%;出口至蒙古201辆,增加64.8%,占出口总量的4.9%;仅有两辆出口至蒙古。
(二)一般贸易方式占据主导地位。2012年1-10月,满洲里关区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汽车3877辆,增加1.7倍,占关区汽车出口总量的94.3%;对外承包出口189辆,增加71.8%,占4.6%;其余1.1%以边境小额、加工贸易、其他贸易等方式出口。
(三)河北企业领军出口市场。2012年1-10月,河北省企业出口2678辆,增加4.2倍,占同期关区汽车出口总量的65.1%;北京企业出口691辆,增加1.2倍,占16.8%。
(四)出口以货车和小客车为主。2012年1-10月,满洲里关区货车出口1943辆,增加60.7%,占同期关区汽车出口总量的47.2%;出口小客车1689辆,去年同期无出口,占出口总量的41.1%。
二、我国汽车出口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一)我国汽车行业呈现小、弱、散的特点,发改委等九部委酝酿推进汽车行业兼并重组。据统计,目前我国有各类车辆生产企业1300多家,其中汽车整车企业有171家、摩托车120家、专用车900多家、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35家,部分企业名存实亡,多年来一直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产量极少甚至为零,生存十分困难[1]。
(二)汽车出口表面国际化,但出口量占比太低。我国汽车出口增速强劲,因而掩盖了出口总量占比小的缺陷,出口量仅占总产量的5%[2],远低于德国、韩国、日本等;同时,国产汽车仍躲在国内生产后外销,很少通过在国外的海外生产的方式实现。这种出口方式更多的收到一些国家出台的贸易保护政策的限制。
(三)企业欠缺出口战略规划,只注重追求短期经济利益。我国汽车出口产品的同质化严重,一些车企未针对目标市场进行产品的适应性改进,尤其对高寒、高热、高湿地区的适应性不足,缺乏长远的出口战略规划,且在售后保障服务方面应对不足,中国车企很多仅提供一年售后服务,90多个出口品牌中,半数没有服务[3]。
为此建议:一是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掌握出口市场的技术标准,完善售后保障,拓展竞争优势,提高国际竞争力。二是优化出口产品的结构,支持汽车企业加强研究开发体系的建设,鼓励企业建立海外研究开发中心;三是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建立汽车出口预警机制,加强汽车产业政策的跟踪与研究,引导企业及时调整出口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