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关统计,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进出口贸易值实现112.6亿美元,位居全国第26位,贸易值较上年(下同)下降5.62%,增速较全国低11.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39.71亿美元,下降15.28%;进口72.89亿美元,增长0.63%。全年累计贸易逆差33.18亿美元。
一、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外贸进出口主要特点
(一)私营企业进出口规模最大,且所占份额提升。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私营企业外贸进出口72.8亿美元,增长4.46%,占同期自治区外贸进出口总值的64.65%,占比较上年高6.2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0.81亿美元,下降2.37%,进口51.99亿美元,增长7.46%。
同期,国有企业进出口19.56亿美元,下降8%,占17.37%,较上年低0.4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9.29亿美元,下降12.09%,进口10.27亿美元,下降3.96%;外资企业[1]进出口17.52亿美元,下降28.85%,占15.56%,较上年低5.0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8.77亿美元,下降38.91%,进口8.75亿美元,下降14.79%。
(二)一般贸易、边境小额贸易分居出、进口首位。2012年,一般贸易为自治区外贸出口主要方式,共计出口26.62亿美元,下降23.09%,占同期自治区外贸出口总值的67.04%;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25.64亿美元,增长10.94%。同期,自治区以边境小额贸易方式出口3.59亿美元,增长48.01%,进口43.7亿美元,下降1.15%,为同期自治区进口值最大的贸易方式,占同期自治区外贸进口总值的59.95%。此外,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2.49亿美元,下降52.28%;进口2.17亿美元,下降49.4%。
(三)五城市贸易值超十亿。2012年,满洲里市企业进出口21.31亿美元,下降14.71%;包头市21亿美元,下降23.9%;二连浩特市19.14亿美元,增长20.02%;呼和浩特市17.01亿美元,下降15.94%;巴彦淖尔市12.71亿美元,增长32.59%。五者合计占同期自治区进出口总值的80.98%。其中,包头市出口11.64亿美元,居自治区出口首位,下降35.99%;满洲里市进口18.81亿美元,为自治区进口首位,下降18.11%(表1)。
表1 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2]进出口值统计表
单位:亿美元、%
盟市 | 进出口总值 | 进出口同比 | 出口值 | 出口同比 | 进口值 | 进口同比 |
满洲里市 | 21.32 | -14.71 | 2.51 | 23.99 | 18.81 | -18.11 |
包头市 | 21.00 | -23.90 | 11.64 | -35.99 | 9.37 | -0.56 |
二连浩特市 | 19.14 | 20.02 | 8.84 | 37.28 | 10.30 | 8.34 |
呼和浩特市 | 17.01 | -15.94 | 8.33 | -18.62 | 8.68 | -13.20 |
巴彦淖尔市 | 12.71 | 32.59 | 2.46 | 16.65 | 10.25 | 37.09 |
赤峰市 | 7.76 | 50.93 | 1.27 | -40.95 | 6.48 | 117.31 |
阿拉善盟 | 6.11 | -6.05 | 0.58 | -15.10 | 5.53 | -4.99 |
鄂尔多斯市 | 4.23 | -31.36 | 2.29 | -26.18 | 1.94 | -36.62 |
通辽市 | 1.04 | 11.31 | 0.73 | -1.25 | 0.31 | 58.88 |
呼伦贝尔市 | 0.63 | -12.46 | 0.26 | -22.52 | 0.36 | -3.34 |
锡林郭勒盟 | 0.61 | 56.68 | 0.28 | 104.50 | 0.33 | 31.04 |
乌兰察布市 | 0.52 | -50.10 | 0.43 | -34.64 | 0.09 | -76.90 |
乌海市 | 0.46 | 1122.81 | 0.02 | -53.17 | 0.45 | 16319.38 |
兴安盟 | 0.08 | 100.09 | 0.07 | 102.93 | 0.00 | 21.11 |
(四)蒙古跃居第一大贸易伙伴,对欧美等国出口降幅较大。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共计对158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其中,对蒙古贸易值达32.6亿美元,取代俄罗斯成为自治区第一大贸易伙伴,增长14.58%,占同期自治区外贸进出口总值的28.95%。其中,对蒙出口10.54亿美元,增长15.48%,自蒙进口22.06亿美元,增长14.15%。同期,对俄罗斯进出口27.27亿美元,下降5.87%。其中,对俄出口2.79亿美元,增长28.08%,自俄进口24.48亿美元,下降8.63%。
与此同时,自治区对欧盟27国出口3.72亿美元,下降24.76%;对日本出口3.02亿美元,下降53.65%;对美国出口2.22亿美元,下降21.8%;对韩国出口3.14亿美元,下降25.19%(下表)。
表2 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情况
单位:亿美元、%
贸易国 | 进出口总值 | 进出口同比 | 出口值 | 出口同比 | 进口值 | 进口同比 |
蒙古 | 32.60 | 14.58 | 10.54 | 15.48 | 22.06 | 14.15 |
俄罗斯联邦 | 27.27 | -5.87 | 2.79 | 28.08 | 24.48 | -8.63 |
欧盟27国 | 10.78 | 6.11 | 3.72 | -24.76 | 7.06 | 35.38 |
澳大利亚 | 6.77 | -1.80 | 0.35 | 38.03 | 6.42 | -3.32 |
美国 | 5.68 | 2.15 | 2.22 | -21.80 | 3.46 | 27.08 |
东盟 | 5.30 | -7.77 | 4.47 | 20.81 | 0.83 | -59.22 |
日本 | 3.63 | -51.15 | 3.02 | -53.65 | 0.61 | -33.23 |
韩国 | 3.35 | -25.02 | 3.14 | -25.19 | 0.21 | -22.25 |
香港 | 2.23 | -75.57 | 2.17 | -65.05 | 0.06 | -97.91 |
智利 | 1.71 | 579.51 | 0.13 | -26.68 | 1.58 | 2172.23 |
(五)出口以轻工产品、建材、机电产品及农产品为主,进口以能源、资源性产品为主。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出口以传统型出口商品为主。如:服装及衣着附件、纺织纱线、织物及其制品等轻工产品,钢材、水泥及水泥熟料等建材,机电产品,食用油籽等农产品。前十类出口商品共计出口25.64亿美元,占同期自治区外贸出口总值的64.57%。值得关注的是,贵金属或包贵金属的首饰出口值实现0.81亿美元,实现激增。同期,内蒙古自治区进口以煤炭、矿砂、原木等能源、资源性产品为主,进口值超1亿美元商品共计10类,合计进口53.8亿美元,占同期自治区外贸出口总值的73.81%(表3)。
表3 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主要进、出口商品表
单位:亿美元,%
主要出口商品 | 金额 | 同比 | 主要进口商品 | 金额 | 同比 |
机电产品(包括已具体列名的机电产品) | 5.29 | -37.66 | 机电产品(包括已具体列名的机电产品) | 8.48 | 22.35 |
农产品(包括已具体列名的农产品) | 4.01 | 30.90 | 农产品(包括已具体列名的农产品) | 2.39 | -17.74 |
服装及衣着附件 | 7.63 | 28.11 | 煤及褐煤 | 17.76 | 20.64 |
钢材 | 7.14 | 4.12 | 铁矿砂及其精矿 | 8.34 | -20.88 |
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 | 2.23 | 17.08 | 锯材 | 7.63 | -3.83 |
铁合金 | 1.95 | -50.25 | 原木 | 7.40 | -33.91 |
医药品 | 1.75 | -25.23 | 铜矿砂及其精矿 | 5.41 | 153.61 |
稀土及其制品 | 1.52 | -72.56 | 肥料 | 1.84 | 17.58 |
汽车(包括整套散件) | 1.35 | -12.05 | 成品油# | 1.65 | 15.40 |
贵金属或包贵金属的首饰 | 0.81 | 901072.06 | 纸及纸板(未切成形的) | 1.64 | 45.21 |
食用油籽 | 0.68 | 80.52 | 初级形状的塑料 | 1.11 | 32.16 |
水泥及水泥熟料 | 0.58 | 51.64 | 纸浆 | 1.02 | -0.81 |
二、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外贸形势较低迷的主要原因及相关制约因素
今年以来,随着欧债危机不断蔓延升级,美国经济复苏进程出现反复,全球经济增长步伐放缓,直接导致欧美日等国需求低迷,直接拉低自治区出口增速。数据显示,德国2012年1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终值为46.0,连续第18个月处于50的荣枯分界线下方[3]。10月份反映经济信心的欧元区经济敏感指数继续下滑,降至2009年9月以来的最低水平,预示着欧元区经济仍在延续疲弱态势[4]。2012年日本经济在经过第一季度的短暂复苏后,第二、三季度连续出现负增长,经季节调整后日本1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由11月的46.5,续降至45,连续七个月呈收缩,且为逾3年半来最低[5]。另一方面,作为我国传统出口市场的欧美国家需求不振也一定程度上制约国内相关产业进口产品需求。此外,自治区外贸发展本身存在的问题,也成为制约自治区外贸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贸易总量偏小。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外贸进出口总值仅居全国第26位[6],一方面,外贸总量与国内沿海外贸大省存在较大差距,与延边省份也存在一定差距。据统计,2012年我国外贸第一大省广东进出口总值实现9838亿美元,是自治区外贸总值的87.37倍;黑龙江省进出口378.21亿美元,是自治区的3.36倍;此外,广西和新疆分别是自治区的2.62和2.24倍。另一方面,2011年自治区实现生产总值14246.1亿元,位列全国第15位,预计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GDP)将超过1.6万亿元,增长12%。外贸进出口总量偏小与GDP总量的快速增长严重不符。这势必对自治区发展外向型经济,拓宽经济增长方式形成一定制约。
(二)贸易结构不尽合理。内蒙古自治区外贸进出口是以劳动密集型商品与资源密集型商品对应为特色的类型,自治区以资源性产品进口为主,出口则以纺织,轻工产品为主。机电产品的比重虽然有所上升,但是仍以低端产品为主,缺乏高科技产品支撑,2012年自治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值仅为0.83亿美元,仅占同期自治区出口总值的2.09%。与此同时,高技术产品进口规模也较小,全年仅实现1.52亿美元,也仅占同期自治区进口总值的2.09%。外贸商品结构对自治区产业升级贡献有限,对实现外贸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隐患。
(三)外贸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内蒙古自治区外贸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以中小规模私营企业为主,虽对刺激经济活力具有一定效果,但是抵御风险能力弱,在国外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不利于自治区外贸的做强。2012年自治区有进出口行为企业共计1272家。其中,贸易值超1千万美元企业仅为172家,仅占企业总数的13.52%,合计进出口95.08亿美元,占自治区外贸总值的84.44%。贸易值超1亿美元企业仅为19家,仅占企业总数的1.49%,合计进出口51.74亿美元,占45.95%。
(四)企业融资环境紧缩。目前,自治区大量的中小型私营企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贸易风险急剧增加,部分企业面临着资金链断裂风险。但是,自治区金融业发展相对滞后,一方面目前各商业银行都普遍提高了融资门槛,增加了企业申请信用证结算的成本及贷款的难度,严重影响了企业贷款融资和信用证结算业务的开展;另一方面自治区小额贷款公司等民间信贷业务运行不规范,缺乏统一管理,企业民间融资风险较高,使企业的进出口业务大量萎缩,贸易开展受到严重制约。
(五)产业链配套不完整。外贸竞争力的形成,来源于当地加工制造业的支撑。由于自治区原有的工业基础相对比较薄弱,由此造成产业的综合配套能力较差,配套产业集群尚未形成,向上游零部件产业和向下游物流业延伸程度不够,缺乏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和配套协作企业,制造业大都处在“一进一出、单一工序”阶段。由于供应配套不完善,很多零件需要外地采购,一方面无法满足企业按时交货的要求;另一方面加大企业物流成本,产品竞争力将打折扣。缺乏配套产业已成为自治区加工制造业发展最为突出的的问题,也成为了影响外贸总体水平的最大因素。
(六)口岸优势未充分发挥。内蒙古自治区毗邻俄、蒙两国,边境线长达4200多公里,拥有边境口岸16个;俄蒙自然资源丰富,农业、轻工业欠发达,与我国经济形成强烈的互补,自治区开展边贸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但是,受制于各方面因素,口岸优势难以充分发挥。一是,边境口岸行政级别较低,优惠政策制定受限,影响企业投资;二是,2008年国家对边贸进口税收减半优惠政策取消后,“转移支付”政策开始施行,地方财政压力普遍较大,资金到位滞后,影响边贸企业现金流动性和发展边贸业务的积极性;三是,自治区物流业发展滞后、水平较低、模式落后,且边境口岸内、外贸疏运能力存在较大差距,难以适应外贸发展要求,一定程度上制约自治区外贸层次提升。。
二、促进内蒙古自治区外贸持续健康增长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政策支持力度,提升贸易“软实力”。在政策方面,加大对企业扶持力度,稳定现有鼓励政策,并适当提高鼓励额度;适时适度提高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退税率,对边贸企业实施结构性减税,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等,以此提升口岸发展“软实力”。在金融方面,应建立起外贸融资担保服务平台,主要从企业经营业绩和实力角度衡量企业融资能力,通过与专业担保机构合作,降低银行对企业融资的门槛和条件;扶持小额贷款公司,提供相应政策支持,规范化管理,规避融资风险,帮助有需求和发展潜力的企业解决融资困难,推动自治区外贸持续发展。
(二)加快完善产业链配套设施,吸引更多企业落户我区。一是以工业园区作为依托,促进产业集聚。各类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有利于优化资配置、共享基础设施、集约利用土地。要以这些园区为基地,结合产业转移的实际需要,做好园区规划,科学合理布局,明确各类园区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园区。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发挥基础设施的先导效应,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创新园区管理体制,确保服务到位,创新园区招商模式,形成政府推动和园区自主相合共同招商的局面。做好跟踪服务,协调和帮助解决企业在生产和进出口环节出现的问题。二是引导企业“配套协作”形成产业链,发挥梯度转移后的带动效应形成产业配套,发展产业集群,促进我区外向型制造业向高水平、宽领域、纵深化方向发展。
(三)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体系,切实减轻企业物流成本。一是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出边出海的国际集疏运大通道。重点提高口岸疏运通道的通过能力和服务水平,形成高效、便捷、安全、畅通的口岸疏运系统。进一步提高铁路运力,降低运费成本,积极提升公路疏运能力,加大空港建设力度,密集航线覆盖,加速物流周转。二是积极发展 “陆港”建设。引入天津、大连、秦皇岛等港口物流集团,设立“陆港”实行物流一站式服务,降低企业进出口成本。三是加快推动保税物流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兴边富民”、“西部大开发”等政策支持,加快推动区内相关城市保税区及综合保税区的建设,积极构建起自治区联接俄蒙,辐射内陆的主要物流框架,为我区外贸发展做好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