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口岸数据
1―7月中蒙贸易突破200亿元 整体呈现平稳增长态势
呼和浩特海关       

记者从呼和浩特海关获悉:1-7月我国对蒙古国贸易为212.1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9.9%;其中出口72.7亿元人民币,下降2.5%,进口139.4亿元人民币,增长17.7%  

    一、20141-7月中蒙贸易的主要特点

   (一)7月同比增长环比下降,继续保持高位运行态势。今年2月中蒙贸易值仅为12.9亿元人民币,为今年单月最低点,之后逐月攀升,6月创2013年以来18个月单月最高水平43.6亿元人民币,7月有所回落,当月进出口3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7%,环比下降14.4%

   (二)一般贸易占居主导,边境小额贸易大幅下降。中蒙贸易中一般贸易89.7亿元人民币,增长1.8%,占同期(下同)中蒙贸易总值的42.3%;边境小额贸易40.9亿元人民币,下降40.3%,占19.3%。此外,保税监管场所进出境货物48.1亿元人民币,大幅增长59.1倍,占22.7%

   (三)民营企业为进出口主力,国有企业小幅下降。中蒙贸易中民营企业进出口139.5亿元人民币,增长21.5%,占65.8%;同期国有企业61.4亿元人民币,下降8.2%,占28.9%。此外,外商投资企业11.2亿元人民币,下降0.9%,占5.3%

   (四)近57%由内蒙古自治区进出口,黑龙江进出口倍增。中蒙贸易中内蒙古自治区对蒙古贸易120.8亿元人民币,增长28.6%,占同期中蒙贸易总值的56.9%;同期北京32.4亿元人民币,增长43.4%,占15.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9.5亿元人民币,下降1%,占4.5%;上海9.3亿元人民币,增长25.7%,占4.4%;黑龙江5.6亿元人民币,增长1.2倍,占2.6%

   (五)出口以机电产品、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进口以资源性产品为主。我国对蒙古国出口机电产品25.5亿元人民币,下降15.3%,占同期我对蒙出口值的35.1%;出口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18.2亿元人民币,增长5.2%,占同期我对蒙出口值的25%,其中出口纺织服装15.3亿元人民币,增长6.9%;此外,出口钢材8.6亿元人民币,增长8.9%。进口以资源性产品为主,其中进口铜矿砂及其精矿55.6亿元人民币,大幅增长84.1%,占同期我自蒙进口值的39.9%;进口煤及褐煤、铁矿砂及其精矿分别为35.9亿元人民币和12.4亿元人民币,分别下降4%44.1%;此外,进口原油25.6亿元人民币,增长51.5%

    二、20141-7月我国对蒙古国贸易保持平稳增长的主要原因

   (一)中蒙两国关系不断深化,经济关系不断加强,促进外贸领域合作稳步发展。近些年来,中蒙两国不断深化政治关系,经济贸易合作稳步发展。201310月份,中蒙双方共同签署《中蒙战略伙伴关系中长期发展纲要》,并签署了双边经贸、航空、科技、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多项合作文件 ,为双边外贸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与此同时,随着中蒙经济和投资关系日益密切,人民币已成为蒙古国第二大常用贸易货币。蒙古银行5月份表示,将把与中国人民银行签署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延期3年,并将规模扩大到200亿元人民币 2014年是中蒙建交65周年、中蒙友好合作关系条约签订20周年和中蒙友好交流年,随着中蒙人文、经济交流日益密切,为进一步深化双方经贸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一带一路”战略促进沿边地区不断开放,为中蒙双边进出口贸易提供机遇。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与蒙古国交流合作的桥头堡,全区9个边境口岸承担着中蒙之间95%的进出口吞吐量 。在20123月份国家发改委印发的《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中,二连浩特与满洲里都被列为沿边开放的蒙东地区,今年6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内蒙古二连浩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并明确其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这也是国家层面首次下发文件将“丝绸之路经济带”落实到具体省区 。随着我国与蒙古国接壤的沿边地区进一步开放,为双边进出口贸易提供发展机遇。

   (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促进进出口贸易增长。我国与蒙古国主要通过铁路、公路开展进出口贸易,为提高铁路运力,蒙古国采取引进铁路信号系统、整修铁路线、实行弹性关税等措施,缩短货物通关时间,从2013年年底开始,蒙古国投入7000万美元更新铁路信号系统,至2015年年底,铁路运力有望增长60% ;同时,我国也加快与蒙古国直通铁路建设,内蒙古通辽市珠斯花至锡林郭勒盟珠恩嘎达布其口岸铁路全线贯通运营,全长357.6公里的珠珠铁路打通了蒙东运煤通道,形成中国东北与蒙古国运输的第二条铁路大通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运力提升将进一步促进蒙古国资源性产品向我国输出。

    三、值得关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一)中资企业对蒙投资经营面临困难。统计资料显示,蒙古国外资企业多数为中资企业,目前在蒙古国注册的中资企业总数超过7000家,主要集中在矿产、能源、建筑、贸易服务等领域,在蒙投资存量近25.6亿美元 ,其中共有445家中资企业在蒙从事矿产领域投资经营,我国已连续10余年为蒙古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国和投资来源国 。对蒙投资增长,也使得中资企业在蒙经营面临一系列困难:有别于中国的税收制度,蒙古国实行自行申报税收制度,部分中资企业因不了解当地法律情况,缺乏专业人才和必要的机制保障,容易被卷入法律纠纷;此外,蒙古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尚处于修改过渡期,蒙古国政府法律的修订变化大、执法过程随意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也影响了部分企业的经营秩序,挫伤了企业投资的积极性。受此影响,2013年蒙古国外商直接投资同比下降41%,直接导致蒙古国外汇储备下降和本国货币贬值等问题

   (二)蒙古大力推进中蒙煤制气项目,中蒙能源合作有望实现“双赢”。据《蒙古消息报》近日消息,为落实煤制气项目,蒙方已组建工作组开始工作。工作组已接待中方2~3个调研小组,基本上已完成对矿山的试验调研,对水资源的调研也在进行 。据悉,蒙总理访华期间签署了年产150亿立方米燃气的备忘录,考虑到煤自身的品质,煤制气项目每年用煤量为5000~8000万吨。该项目所需投资约300亿美元,燃气的一部分用于保障蒙古的需求,大部分将出口给中国。该项目将分多期建设完成。蒙古经济发展部副部长Chuluunbat Ochirbat在东京接受专访时表示,两煤制气项目将与中石化合作开展,双方合作协议将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8月访问蒙古时签订。若中蒙煤制气项目得以落实,中蒙能源合作将实现名副其实的“双赢”,进而开辟全产业链合作模式的新思路。

   (三)当前中蒙关系发展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正迎来难得的重要的发展机遇。“天时”是指今年适逢中蒙建交65周年、中蒙友好合作条约修订20周年和中蒙友好交流年;“地利”是指双方在经济发展上具有高度互补性,是天然的合作伙伴,完全可以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人和”是指两国保持睦邻友好,中国始终把发展对蒙关系放在周边外交的重要位置,蒙方也把发展对华关系作为外交政策的优先方向。中蒙关系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

为此建议:一是充分认识深化与蒙古国交流合作的重要意义,积极研究“一带一路”战略在中蒙贸易中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扩大对蒙古国的开放,加快发展沿边口岸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促进中蒙交流合作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二是加强对我国走出去企业的指导,切实加强行业协会协调组织作用,在促进企业遵守当地相关规定规范发展的同时,合理运用法律法规维护合法投资权益;三是积极研究蒙古国经济社会变化,寻找双边合作新增长点,激发外贸企业活力,推动中蒙贸易发展;四是完善合作机制,扩大基础设施、矿产资源、金融合作,密切人文交流以及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协调配合,不断充实蒙中战略伙伴关系的内涵。(蔡亚军)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0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