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进口国来看,2014年我国原油主要自欧佩克产油国进口,俄产原油进口增幅大。2014年,我国分别从48个国家进口原油,但主要自欧佩克产油国进口原油,合计17572.8万吨,占同期我国原油进口总量的(下同)57%;其中自沙特阿拉伯进口4966.7万吨,同比减少7.9%,居进口首位;自安哥拉进口4064.9万吨,增加1.6%,排名第二。与此同时,我国进口毗邻国家俄罗斯原油3310.8万吨,大幅增长36%,居第三位。其余从阿曼等国家进口。
从贸易方式来看,主要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保税仓库进口增幅大。2014年,我国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原油24265.9万吨,增加3%,占同期我国原油进口总量的78.7%;来料加工进口3516.2万吨,增加36.2%,占11.4%;保税仓库进口2467.6万吨,大幅增加96%,占8%;其余进料对口、边境小额贸易等进口,其中边境小额贸易进口减少幅度为57.4%。
从经营主体来看,国有企业一枝独秀,主导原油进口。
2014年,国有企业进口原油26884.5万吨,增加8.4%,占同期我国原油进口总量的87.2%;其余依次为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等进口。
从企业属地来看,北京市企业领军进口,且居霸主地位。
2014年,北京市企业进口原油21705.7万吨,增长6.1%,占同期我国原油进口总量的70.4%,仍居霸主地位;黑龙江企业进口1971.2万吨,增长2%;其余为辽宁、广东省等企业进口。
原油即石油,也称黑色金子。不同油田成分和外貌可以有很大差别。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组成世界上作重要的一次性能源之一。石油也是许多化学产品的原料。2001年全球原油产量为31.8亿吨。自1993年开始,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战略石油储备是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石油供求和价格对国外资源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进口量逐年攀升,2014年进口3.1亿吨,增长9.4%。
拉动原油进口主要有四方面原因。首先,国际原油不断下跌,刺激我国原油进口。从2014年6月下旬开始,国际原油不断暴跌,尤其是自11底OPEC决定不减产以来,油价跌势几乎势不可挡,纽约和布伦特原油价2014年全年跌幅分别高达46%和48% 。2014年我国原油进口平均价格下跌了6.1%。石油交易有滞后性,12月份的进口数据反映的主要是2014年9、10月份的采购行为。据专业人士称:国际原油的未来走势难以预测,即使继续走低,我国现在也应该增加石油进口,油价下跌是我国进口石油的大好机会。
其次,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高,拉动原油进口。作为我国每年原油产量最大的大庆油田,2015年计划减产150万吨,到2020年产量将调减至3200万吨,年均减幅逾130万吨。不单是大庆油田,国内一些比较老的油田,目前都面临开采瓶颈,一些油田受资源减少与开采难度提升等的影响,稳产难度越来越大。在产量基本没有变化的同时,需求量却在不断增长,导致了对外依存度不断提升,目前已接近60%。2005年至2013年,我国原油表现消费量增长将近2亿吨,国内产量提高了3000万吨,进口量提高1.88亿吨,进口原油成为原油供应最多的渠道。海外购置油田将成为保证国内石油供应的新途径。
再次,战略石油储备需要大量的进口原油。根据《国家石油储备中长期规划(2008-2020年)》,中国计划用15年时间分三期完成原油储备基地建设。第一期四个基地在2008年已经全部建成。第二期规划2680万立方米,时间节点在2015年末,目前不少沿海布点仍在建设当中;三期规划2680万立方米,时间节点为2020年末 。国际油价的大幅下跌,将大幅节省中国石油储备的成本,有利于储备工程的二期、三期的持续推进,正是进行大量原油储备的大好时机。
最后,中俄能源战略合作不断升级,加大俄产原油进口。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之一,能源是俄罗斯的重要支柱产业。中俄两国毗邻的地优势和成熟稳固的政治关系,为双方开展大规模能源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保障。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首访俄罗斯期间,双方签署了俄方通过东、西两线对华增供原油合作协议。总金额达到2700多亿美元,每年增供石油总量达到2200万吨,包括从东线在现有中俄原油1500万吨的基础上逐步增供、自2018年起达到总供油量3000万吨,从西线通过中哈原油管道每年对华增供700万吨。
为促进原油进口业健康发展,满洲里海关提出相关建议:积极拓展原油进口渠道,制定切实可行的中国石油安全长远规划,以确保安全稳定的能源供应;支持新能源发展,加大对新能源产品的投入力度,进行必要的技术储备和产能投资,提高多元化抵抗风险能力;加大原油勘探开发技术的研发投入,尽快掌握核心技术,降低开发成本,推进规模化应用,增加国内生产和供给;需高度警惕能源债违约以及可能导致的持续的通缩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