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的沿线国家和地区为主要贸易伙伴,蒙古为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今年1-7月,内蒙古企业对蒙古进出口128亿元,进出口值在所有沿线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一,同比增长5.9%,占43.2%。同期,内蒙古企业对亚洲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192.4亿元,同比增长13.6%,占同期内蒙古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值的65%;对欧洲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100.1亿元,同比下降12.5%,占33.8%;对非洲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口3.6亿元,同比增长2.7倍,占1.2%。
近四成以边境小额贸易方式进出口。今年1-7月,内蒙古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边境小额贸易方式进出口113.5亿元,同比下降8.8%,占同期内蒙古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值的38.3%;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99.8亿元,同比增长8.6%,占33.7%;其余以保税仓库货物、旅游购物商品、进料对口、及对外承包出口等方式进出口。
民营企业领军出口。今年1-7月内蒙古民营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254.6亿元,同比增长9.1%,占同期内蒙古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值的86%;国有企业出口26.2亿元,同比下降28.2%,占8.9%;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5.4亿元,同比增长3.2%,占5.2%。
单项商品中谷氨酸钠出口名列前茅,铜矿砂及其精矿进口占有份额大。按HS8位商品编码统计,今年1-7月,内蒙古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涉及2702个种类。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出口19.5亿元,同比增长18.8%,占同期内蒙古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值的6.6%。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14.6亿元,同比增长14.1%,占4.9%。出口商品中的谷氨酸钠出口7.4亿元,同比增长14.1%,占2.5%,出口名列前茅。进口商品中:铜矿砂及其精矿进口68亿元,同比增长32.5%,占23%;锯材进口33亿元,同比增长11.4%,占11.14%;煤及褐煤进口20.2亿元,同比下降31%,占6.8%。
作为部署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重要举措,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今年以来,三大战略顶层设计规划次第出台,开始全面破题,以交通基建为先行,实际操作层面的推进也开始提速,政策效应已经初步显现。专家表示,三大战略出台的重要背景是中国经济已经步入新常态,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动力源。随着三大战略的进一步深入推进,带动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将会进一步显现。
近期,中国官方以国务院办公厅的名义发布了《关于促进进出口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培育外贸出口新优势,是此次“国七条”的一个重要着力点。这一包含七大举措的《意见》代表了中国政府稳定外贸的最新努力,亦寄托了中国全年出口实现正增长的愿景。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8月11日出现近2%的跌幅,创下20年来最大单日跌幅。中国央行新闻发言人就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表示,优化做市商报价,有利于提高中间价形成的市场化程度,扩大市场汇率的实际运行空间,更好地发挥汇率对外汇供求的调节作用。未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会继续朝着市场化方向迈进,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机制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人民币贬值,会对企业进口成本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加大出口优势。
长期以来,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过度依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发展质量效益低下,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等一系列经济发展特点和弊端,成为制约内蒙古经济健康高效发展的主要症结。属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出口贡献率为负,拖累整体经济。
为此建议:一是密切关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需求及价格走势动态,做好监测预警,为进出口企业提供数据信息支持,引导企业适时适值提升需求高的产品产能和加大战略资源储备;二是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重点扶持具有强竞争力的“走出去”的企业;三是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究,提高科技含量,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竞争力;四是加快传统优势特色产业升级改造,打造农牧业全产业链,发展出口经济,推动产业重组,淘汰落后产能,打造新的外贸支柱产业和配套协作特色企业;五是利用自治区对外开放口岸多的优势,激活口岸经济,使之真正成为深化对外开放的国际平台和对外门户。(殷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