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1个月内蒙古自治区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呈现多个特点。占出口整体规模比重略有上升,11月当月出口全年最高降幅。从整体上看,2015年出口形势劣于去年,单月中,11月份降幅最大,当月出口4.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5.4%,环比下降45.1%。年内单月出口额最高月份为7月份,出口额1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倍。
从经营主体来看,民营企业为出口主力,国有企业出口大幅下降。2015年前11个月内蒙古自治区私营企业出口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61.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7%,占同期自治区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总额的84.7%。外商投资企业出口7.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0%,国有企业出口3.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2.9%。
从贸易方式来看,一般贸易出口占半壁江山,边境小额出口大幅飙升。2015年前11个月内蒙古自治区一般贸易方式出口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38.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0%。旅游购物商品出口25.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3%。边境小额贸易方式出口8.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倍。
从贸易国来看,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大幅下降。2015年前11个月内蒙古自治区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共出口至136个国家和地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45.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9%,占同期自治区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总额的62.9%。单个国家中对蒙古出口额列第一位,出口19.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2%。
从出口品种来看,出口商品种类繁杂,鞋类出口居首位,大幅增长。2015年前11个月内蒙古自治区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涉及626个品种(HS8位编码)。其中未列名塑料制鞋面的鞋靴居第一位,出口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倍。出口额1亿元人民币以上商品13种,合计出口额29.5亿元人民币,占同期内蒙古自治区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总额的40.6%。
当前我国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关注。短期内看人民币汇率波动利好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12月14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4495 ,较前一交易日(12月11日)的中间价6.4358贬值137.00 点,连续第6天下调,创出2011年7月以来最低值。在人民币加入SDR后,市场对人民币的贬值预期开始明显增加。11月外汇储备大幅减少,更加引发市场对资本大规模外流的担心。机构分析认为,人民币贬值将提振部分出口占比较高的外向型行业:一方面出口型企业在出口结汇时一般以美元作为结算货币,人民币贬值可增加相关企业的汇兑收益;另一方面人民币贬值后国内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将加强。人民币贬值还会影响与进出口相关度较高的行业,纺织服装行业最受益,而石油加工行业则会受到较大的负面影响。从对资金市场影响来看,叠加人民币降息周期和美元加息,汇率贬值意味着资本外流。人民币不存在大幅贬值的基础,目前全球经济低迷,若人民币大幅贬值,不但无益于出口,还会引发羊群效应,导致贬值超预期,重创中国和全球的经济。
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使得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海关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11月,纺织品、服装、箱包、鞋类等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合计出口2.64万亿元,同比下降2.6%;其中占比超过七成的纺织品、服装和鞋类则分别下滑1.8%、7%和4.8%。人口红利结束,我国劳动力优势不再,而越南、柬埔寨、印度尼西亚则在学习中国大力发展加工贸易。越南工人人均工资仅相当于中国工人平均工资的一半多,柬埔寨更便宜。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繁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个地区的人口红利大量释放。在人口红利减少,特别是人均工资提高和适龄高强度劳动力减少之后,其衰退也就不可避免。今年以来,内地制造业出现了大批企业倒闭现状,和出口形势相吻合的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正是倒闭的重灾区。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今年8月发布的《全球制造业的经济大挪移》报告指出,英国是西欧制造业成本最低的经济体,而在亚洲,印度低成本优势不断彰显,美国和墨西哥正在成为全球制造业的新星。该报告称,中国的工厂制造业相比美国成本优势已经减弱到5%以下,这一趋势若持续10年,中美成本差距或将消失;而按单位成本计算,墨西哥的平均制造成本预计比中国低13%。
为此,满洲里海关建议:一是以创新驱动为核心,走产品特色化、产业集群化、经济生态化的发展路径;二是大力培育自主品牌,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三是加强财政的配合与支持,加大对中小民营企业的倾斜,充分发动商业性金融积极性,弥补政策性金融资金来源有限、无力覆盖中小民营银行的不足。(周伟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