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季度进、出口年内首次实现同时正增长,其中12月当月进出口值创历史新高。2016年,上海市各季度外贸进出口增速分别为-3.2%、2.3%、0.7%、10.2%。第四季度进、出口年内首次实现双增,增速分别为13.8%、5.3%,比同期全国进出口总体增速分别高出5.1个和5个百分点。其中12月单月进出口值首次突破3000亿元,达3060.3亿元,当月进口1868.1亿元,进出口值、进口值均创历史新高。
自贸区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口企业表现活跃,进出口增速领跑全市。2016年,自贸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有进出口记录的企业数量为5942家,比上年增加982家,合计实现进出口7836.8亿元,增长5.9%,比同期全市进出口总体增速快3.2个百分点,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27.3%。其中,出口2315.8亿元,增长14.5%;进口5521亿元,增长2.7%。
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速居首,外贸发展对外资的依赖程度减弱。2016年,民营企业进出口5164.8亿元,增长7.3%,比同期全市进出口总体增速高4.6个百分点,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比重由2015年的17.2%提升至18%。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9万亿元,增长1.2%,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比重由66.9%下滑至66%。此外,国有企业进出口4502.8亿元,增长2%。
对欧美日传统发达经济体进出口比重下滑,对自贸协定国家(或地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双双增长。2016年,上海市对欧盟、美国和日本3大传统经济体合计进出口1.4万亿元,增长2.3%,占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的比重由2015年的48%下滑至47.7%。同期,对与我国签署自贸协定的22个国家(或地区)进出口1.1万亿元,增长5.4%,占37.7%;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5548.1亿元,增长2.9%,占19.4%。
科创中心建设推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逆势增长,消费品进口2位数增长。随着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不断推进,在全市出口总体下降0.5%的背景下,部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逆势增长。2016年,上海市出口集成电路1130.7亿元,增长8.5%;出口医疗器械94.6亿元,增长3.8%;出口太阳能电池53.5亿元,增长1.5%。同期,进口消费品2791.2亿元,增长10.6%,比同期全市进口总体增速高5.4个百分点,占全市进口总值的16.9%。其中,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肉类、水海产品、食用植物油进口值分别增长53.5%、23.9%、89%;医药品和医疗器械进口分别增长21.1%和21.8%;乳制品和化妆品进口分别增长21.5%和40.5%。
2016年上海市外贸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总体情况令人满意。
“去产能”:积极推进与一带一路国家产能合作,对外承包工程出口大幅增长。2016年,上海市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2638.2亿元,在上海市出口总体下降0.5%的背景下逆势增长2.4%。同期,作为货物、技术和服务贸易的综合载体,对外承包工程是我国企业以投资带动贸易、实现全产业链“走出去”的重要贸易方式。2016年,上海市以对外承包工程出口货物方式出口56.2亿元,大幅增长41.5%。
“去库存”:钢铁等重点行业净出口增加,对库存减少发挥正向作用。除了产量,进口与出口量的差额也是影响国内库存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去产能和去库存的重点――钢铁行业为例,2016年,上海市出口钢材409.2万吨,增加4.2%,进口钢材185.2万吨,增加1.9%,实现净出口224万吨,增加6.3%,对外贸易对化解国内产品库存起到正向拉动作用。
“补短板”: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外贸发展质量效益提高。2016年,反映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情况的出口产品高度指标由上年的52.2进一步上升至52.3。其中,在全市出口总体下降0.5%的背景下,“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产品出口4494.8亿元,增长1.2%,占全市出口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36.5%提升至37.1%。
“降成本”:通关时效显著提高,各项减税政策推动进口快速增长。一方面,在海关“放管服”系统改革措施以及自贸区制度创新推动下,海关通关时间明显缩短。2016,上海海关进口和出口海关通关时间分别为30.07小时和2.06小时,分别缩短11.3%和38%。另一方面,国家连续扩大消费品降税范围和力度,进口成本降低对进口刺激作用显现。2016年,上海市进口以暂税方式降税的消费品345.6亿元,增长11.3%,比同期全市进口总体增速高6.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