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营企业继续居全市外贸榜首,各类型企业进出口全线增长
新年首月,宁波市民营企业进出口381.6亿元,增长23.9%,占同期全市进出口总值的62.3%,继续发挥全市外贸引擎和主导作用。其中,出口290亿元,进口91.6亿元,分别增长18.5%和45%。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68.4亿元,增长15.4%,其中,出口107亿元,增长14.3%,进口61.4亿元,增长17.4%;国有企业进出口62亿元,增长97.6%,其中,出口22.8亿元,增长19.3%;进口39.2亿元,增长2.2倍。
二、对传统市场进出口表现抢眼,新兴市场开拓成效显著
新年首月,欧盟、美国和东盟依然位居宁波市贸易伙伴前三强,其中,对欧盟进出口131.2亿元,增长13.1%;对美国进出口113亿元,增长26.8%;对东盟进出口50.6亿元,增长35.1%。三者合计占同期宁波市进出口总值的48.2%。
值得关注的是,1月份宁波市对前十大贸易伙伴进出口全线增长,其中,对伊朗(19.8亿元,增长1.7倍)和澳大利亚(33.4亿元,增长60%)的进出口增幅较大。同时,宁波企业有效拓展新兴市场,实现市场多元化发展,新年首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161.4亿元,增长35%,高出宁波市外贸总体增幅8.9个百分点。
三、机电产品出口增速高于总体,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快速下降
新年首月,宁波市机电产品出口增势明显,劳动密集型产品受纺织服装出口下滑影响出口大幅下降。共出口机电产品226.5亿元,增长18%,高出全市出口增速0.6个百分点,占宁波市出口总值的53.9%。同期,出口纺织服装、家具及其零件、箱包及类似容器、鞋类、塑料制品、玩具等6大类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80.9亿元,下降23.8%,占宁波市出口总值的19.3%,所占比重较2016年缩水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纺织服装41.7亿元,下降41.1%,降幅居各劳动密集型产品首位;出口鞋类4.1亿元,下降2.2%;玩具出口延续去年增长势头,共出口4.3亿元,增长30%。
四、铁矿砂、成品油、煤等大宗商品进口大幅增加拉动全市进口增长,机电产品、民生类商品进口回落
新年首月,宁波市进口主要资源性产品、原材料增长喜人,其中,进口铁矿砂389.2万吨,增加22.2%,价值20.4亿,增长1.2倍,进口均价520元/吨,上涨84.1%;进口成品油49万吨,增加5.8倍,价值13.5亿元,增长4.8倍,进口均价2760元/吨,下跌14.4%;进口煤及褐煤73.1万吨,增加4.6倍,价值4.1亿元,增长11.8倍,进口均价560元/吨,上涨1.3倍。上述三者合计对1月份宁波市进口增长的贡献率达40.8%,拉动全市进口增长2.1个百分点。同期,机电产品、农产品、食品进口两位数下降,分别进口17.3亿元、6亿元和4.7亿元,下降26.1%、16.4%和16.7%。
五、春节因素致跨境电商进口下降,中、下旬进口下降尤为明显
新年首月,受春节影响,我市跨境电商进口业务有较大幅度下降,1月中旬和下旬尤为明显。1月,全市累计65. 7万人次购买商品,海关累计验放清单193.63万单、货值达3.7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4.6%,其中,1月中旬全市验放跨境电子商务进口货值1.7亿元,环比上旬下降1.93%;1月下旬,验放跨境电子商务进口货值0.25亿元,环比中旬下降85.3%。从区域来看,为1月宁波保税区累计验放跨境电子商务商品149.6万单、货值2.8亿元,同比下降23.9%;栎社保税物流中心验放商品23.4万单、货值5174万元,下降23.9%;宁波栎社机场验放商品5.2万单、货值1456万元,下降56.3%;梅山保税港区验放商品11万单、货值1907万元;慈溪出口加工区累计验放商品4.4万单、货值701.7万元。
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外贸发展的政策措施,并狠抓政策落实,改善外贸环境,有效提振了企业信心,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部分企业从供给侧发力,坚持创新驱动,着力培育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产品和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此外,1月份进出口增长还与价格上涨、大宗商品进口量价齐增和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等因素有关。
值得关注的是,从历史数据来看,由于春节假期企业赶在节前提前进出口等各种因素影响,1月份单月进出口数据并不能代表全年走势。从全年看,今年宁波市外贸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然较多。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需求持续低迷,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从国内看,国内综合要素成本不断上涨,传统竞争优势不断弱化,产业和订单向外转移加快。需要保持清醒的认识,继续深入推进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巩固和提升传统优势,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促进外贸稳增长调结构政策落实,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切实为企业减负助力;深入推进跨境电商等新业态试点,继续加大出口信保和金融支持力度,着力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进一步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合作,实行积极有效的进口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