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协会要闻
叶剑在中国国际物流口岸年会上的讲话
      


回顾入世五年  展望物流发展
----叶剑在中国国际物流口岸年会上的讲话
(2007.1.20 人民大会堂)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家好!
        正值新春来临之际,中国口岸协会与相关单位联合在人民大会堂举办“2006中国国际物流口岸年会”,有关部门、有关社团的领导和企业代表欢聚一堂,共同回顾我国入世五年的历程,共同研讨“十一五”期间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举措,促进我国物流业和外经贸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我代表中国口岸协会,向在百忙之中,前来参会的各位领导、嘉宾和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下面,我从四个方面向大家报告一些情况和谈谈个人意见,如有不妥,敬请指正。
        一、入世成就超出预想
        自从加入WTO以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贸易增长最快的国家,贸易总额从2000年的世界第七位升至2005年的世界第三位。5年过去了,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从2001年到2005年,GDP从1.3万亿美元增长到2.2万亿美元,年均增长9.5%;国家财政收入从1.5万亿元增长到3万多亿元,翻了一番;进出口贸易总额从5000亿美元增长到1.42万亿美元,年均增长24.6%。“十五”期间,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显示如下特征:工业品出口占主导地位得到巩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在出口中的比重大幅上升,在进口商品中,能源、原材料商品的比重不断上升。在出口企业中,国企和集体企业的外贸稳步增长,在外贸总额中占58.5%。私企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在外贸总额中占11.8%。加工贸易企业继续转型升级。
        2006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1.76万亿美元,比上年又增长23.8%;进出口货运量21.5亿吨,增长1.3%,其中,进口9.2亿吨,增长11.9%,出口12.3亿吨,下降5.4%;全国海关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净入库6104.23亿元,比上年增长15.62%。我国外汇储备已突破1万亿美元。
        取得了超出预想的成绩,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入世以后,西方国家市场对我国的壁垒程度降低,中国的快速发展得益于经济全球化,同时,中国加入WTO也促进了经济全球化。2000年,中国贸易总额占GDP的比重是39.6%, 2005年提升到63.6 %。尽管加入WTO只有五年,但是我们看到了,凡是与WTO相关的领域—贸易、投资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其改革的成果都令人鼓舞。贸易额在GDP中的比例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外部世界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外经贸事业的发展是推进物流业发展的强劲动力。2006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增长幅度预计不会低于20%,物流业增加值增幅会在15%以上,物流费用占GDP的比率也会有所下降。这都说明,我国现代物流整体规模在扩大,水平在提高,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促进作用更加明显。
        “入世”给我国物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我国实行的稳健、分阶段的开放政策保证了我国物流企业逐渐成熟,增强了适应国内、国外市场的能力。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物流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把“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作为一项政策提出来,有关部门会同相关行业协会制定了信息统计、技术标准、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进步等方面的制度和计划。物流企业在竞争与整合中实力增强。在物流市场全面开放之前,中铁快运与中铁行包完成合并,中邮物流与中邮航(EMS)业务积极整合,中外运与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合作,中远物流已把水运、陆运、空运、代理等资源进行了有效整合,形成了“以强大服务网络为依托,以水陆空通道为构架,以现代物流及代理服务为核心”的全球性综合物流服务体系。现在中远物流除了在国内的北京、上海、广州、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武汉设立了八个区域公司,还在中国国内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300多个业务网点;还在韩国、日本、新加坡、希腊等国家设立了众多业务网点。客户的产品只要下了生产线,可直达世界各地经销商,中远物流都能给予全程跟踪服务。在2006年度中国物流百强企业评选中一举拔得头筹,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物流企业。中铁快运已与全国360个城市和世界43个国家联网,在物流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百强物流企业评定中,位居第二。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近三年来,每年净增100万标箱,已与35家世界最大的航运公司联网。中远物流、中铁快运等物流企业以自己不断开拓的精神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入世”也给我国外贸和物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这突出地表现为我国进出口贸易顺差不断增加而引发的贸易争端和摩擦,增加了我国商品开拓国际市场的难度。有些学者指出,中国目前面临的局面,和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的境遇颇为相似。1984年,日本对美国的顺差达到368亿元时,美国给日本套上了《广场协议》,我们需要认真应对。
        WTO总干事拉米先生,不久前在评价中国的开放时说:“在唐朝,长安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繁华的城市,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去过东南亚,印度,非洲的东海岸,600年前,这支舰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明朝将它的文明与科技传递到了世界各地,其中还包括丝绸和瓷器。所以,当我们回顾中国历史的时候,我们发现,当中国对世界开放的时候,它就变得很强大。当清王朝闭关锁国的时候,它就落后了。”入世五年,使我们获得了全面认识世界也全面认识自己的机遇,增强了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促进外向型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理念。另一方面,经过了5年的摸索和历练后,我国已不知不觉地站到“入世”5年保护期的终点上。按照中国加入WTO时的承诺,入世1年后允许外资控股,3年后允许外商设立独资企业,5年后外资企业享受国民待遇,我国认真兑现了自己的承诺。目前中国物流市场已成为国际性的竞争市场,我们面临着新的挑战。随着我国对外商设置的限制取消,竞争必将更趋激烈、更趋复杂。美国联邦快递(FEDEX)、美国联合包裹公司(UPS)、德国邮政(DHL)、丹麦马士基(Moeller)、美国总统轮船(APL)、日本日通(NIPPON EXPRESS)、英国英运(EXEL)、新加坡海皇(NOL)等大型跨国公司等,都在中国出台了大动作;世界著名的物流装备生产厂也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如德国西门子、林德,日本丰田产业、大宇重工,瑞典沃尔沃,美国巴特勒等等。中国香港特区的物流企业纷纷赴内地发展。我们一定要保持足够的注意和清醒的头脑。有一种说法,中国入世五年的过渡期完了,现在中国必须全面开放。开放总是有条件的,开放总是要政府批准和监管的,外国公司在中国也要遵守法规制约。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五年过渡期之后,我们要继续发挥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作用,同时,我们也要发挥政府这只有形手的作用,总之,要有一个准确而又清醒的理解和认识。
        二、打造文明高效口岸
        口岸是国家对外开放门户。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前对外开放的一类口岸只有51个,到2006年10月,已有258个。已经形成了沿海沿江水运口岸,内陆航空口岸,沿边公路、铁路口岸,全方位开放的口岸体系。通过对基础设施的增加投资,口岸设施正在完善,口岸通过能力正在扩大。海关总署和其他口岸部门为了促进东部沿海、海峡西岸、东北老工业基地、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继续出台了一系列新举措,深化保税加工和保税物流监管制度的改革,边界区域通关和转关,属地报关,口岸验放等。国家口岸办通过稳步推动口岸大通关的建设,电子口岸办通过协调关系和加大软件的开发应用,这都会促使口岸通关效率继续提高。
        至2005年底,全国港口拥有万吨级以上生产泊位1030个,有十个港口跻身世界亿吨大港行列。2005年,中国港口完成吞吐量49.1亿吨,比上年增长17.7%;完成集装箱吞吐量7580万标准箱,增长23%。中国的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已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预计2006年仍可保持世界第一。从2006年到2010年的5年间,中国外贸进出口的调控目标是2.3万亿美元,年均增长10%。港口吞吐能力也将增加80%以上。通过继续加大对口岸基础设施的投入,到2010年,我国港口年吞吐量将达到6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1.2亿至1.4亿标箱。港口崛起为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为我国国际物流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按口岸大的分工来讲,海关管物,边检管人。海关担任着对口岸物流把关和服务的职责。口岸通关效率直接影响贸易和投资环境,直接影响国际物流通畅。“电子口岸”是海关总署会同国务院14 个部门共同建设的口岸数据交换网络平台,是以口岸通关执法管理为主,逐步向口岸物流、商务、服务延伸的大通关、大物流、大外贸的统一信息平台。经过6年多的实践,基本实现了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数据交换,联网核查和企业网上办理进出口手续。2002年国务院提出加强大通关建设,通过三年的努力,到2005年口岸通关效率有所提高。通关时间(包括报检、报关、报验)沿海主要港口口岸比2000年缩短一半;主要机场口岸由2000年的一周缩短为12-24小时,有担保的、鲜活的、应急的货物可在数小时内通关;粤港、粤澳口岸可在1小时内通关。电子口岸完成了30个重点应用项目的开发和应用,入网企业已超过30万家,网上结算金额去年达1千多亿元。海关目前每天要经办报关单12 万份,高峰时每天20万份。全国海关共计才5万人,如果不采用信息技术和电子口岸,提高口岸通关效率是不可能的。
世界海关组织(WCO),2005年6月通过了“全球贸易安全与便利标准框架”,中国海关签署了该标准框架。标准框架着眼于两大支柱,一是海关与海关的合作安排,二是海关与商界之间的伙伴关系,标准框架包含四个元素:1,协调了提前递交电子货物信息的要求;2,成员海关应承诺针对安全威胁采用一致的风险管理;3,根据进口国的合理要求,出口国海关应对出口的高风险集装箱和货物进行查验;4,成员海关应向对安全采纳最佳做法的企业提供相应便利;。为了体现标准框架,海关必须提高透明度,以前瞻性的态度推进海关监管现代化,同时考虑国际贸易中商界的利益。“911”之后,美国政府对口岸各部门进行了整合重组,成立了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和移民与海关执法局,隶属于国土安全部,美国称,他们在口岸基本做到了统一指挥、统一对外。
        三、物流业发展中的问题
        我们物流业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只有不断地提高认识、解决问题、整合资源,才能有更好更快的发展,才能实现“十一五”规划的要求,我想到以下几个问题,请大家共同研讨。
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滞后。在工业企业中,原材料物流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的仅为18%。产品销售物流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的仅为16.1%。这种状况限制了物流业的专业化发展。发达国家大多数企业在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后,作业成本可降低62%。在我国,企业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以后作业成本只能降低28%。2005年第三方物流企业营业额达1.25万亿元,但服务范围狭窄、规模偏小、满意度还偏低,我国第三方物流有待进一步加强。人才是实施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关键,目前物流企业缺乏复合型的物流信息管理人才。
        信息技术应用和物流设备落后。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方面的应用层次较低,计算机应用多局限在办公自动化和日常事务处理方面。在拥有信息系统的物流企业中,其信息系统的业务功能和系统功能还不完善,缺乏必要的订单管理、货物跟踪、仓库管理系统和运输管理系统等物流服务系统,物流信息资源的整合能力尚未形成。另外,物流设备也都比较陈旧,包括立体仓库、条码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导向车系统、货物自动跟踪系统在内的物流自动化设施,应用不多。物流信息资源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物流信息资源开发是物流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方面,许多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化工作没有解决好运作层和运作管理层的信息采集,以至于形成“信息孤岛”影响整个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阻碍了物流管理信息化的进程。
对供应链理念的重视和应用不够。供应链是物流管理在深度和广度方面的扩展。是为减少浪费、降低成本、缩短操作周期、使客户保值增值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的有效方法,在国外先进物流企业运作过程中已经取得巨大的成功。物流企业都应重视供应链管理。供应链取代物流,不仅是理论的发展,更是时代的变革。同时,第三方物流企业掌握供应链技术,才能在市场上具有竞争能力。
        绿色物流理念需要加强。进入21世纪,物流行业必将把有效利用资源和维护地球环保放在重要位置。建立全新的从生产到废弃,全过程的绿色物流系统。目前,世界上各国都在尽力把绿色物流的推广作为物流业发展的重点。物流材料的使用上,倡导可重用性、可降解性。中国物流企业要在竞争中整合,要多产生知名品牌企业。
上述问题的解决,涉及面很广,需要有关部门和物流企业齐心合力,需要国家大力支持,需要借助无形的和有形的手,一方面是顺应市场经济国际化的潮流,另一方面是政府必要的引导、扶助。
        四、社团要努力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国家领导同志一向对口岸协会工作十分重视。吴仪副总理在给我会的贺信中曾指出:“我国口岸管理工作条块交叉,涉及的部门和单位很多。政府部门机构改革转变职能之后,在口岸工作中,口岸协会可以并且应该更好地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服务政府,服务企事业单位,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希望你们进一步努力开展工作,多办实事,为中国口岸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党中央、国务院的文件明确要求我们:“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支持他们依照法律和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他们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服务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服务口岸有效监管和文明高效,服务对外经贸和国际交往的发展,这是口岸协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07年,中国口岸协会在坚持“三个服务”中要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特别是会员企业的服务,要找准定位,多办实事,在提高服务水平上多下工夫,力争在业务范围内有所作为。
        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0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