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协会要闻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服务海西经济建设――福建口岸协会在全国口岸协会会长、秘书长工作座谈会的经验交流
福建省口岸协会       

各位代表:

福建省口岸协会成立于19973月,现有140个团体会员单位。在省口岸海防办和中国口岸协会的正确领导和精心指导下,10多年来,按照摆正位子,当好助手;牢记宗旨,搞好服务;体现特色,加强建设的指导思想,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服务海西经济区建设,做了一些工作,为促进福建口岸事业和海西经济区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由来和发展

(一)思路的提出。

21世纪来临之际,福建与全国一样,开始了新一轮的发展。面对区域经济已成为推动各地经济发展重要手段的新形势,福建需要找准自己的战略定位。

福建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面对台湾,毗邻港澳,是两岸三地(闽、台、港澳)的连接点;北承长三角,南接珠三角;全国著名侨乡,有1000多万爱国爱乡的侨亲旅居世界各地;拥有港口优势,全长3000多公里的大陆海岸线,分布着不少天然深水良港……在这些优势中,对台优势更显突出,且是其他地区不可替代的。闽台两地语言相通,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自然生态条件十分相近,80%的台湾同胞祖籍在福建。这一切,使福建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

经过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认真缜密的研究和论证,在2004年初召开的福建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时任省长卢展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这一新定位,深化了对福建省情的认识,延续了近年来福建发展战略思路,凸显了福建区位特点和对台优势,着眼服务全国发展大局和祖国统一大业,得到全省人民的赞同和支持,很快在全省形成共识,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二)中央领导给予支持。

2004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关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考察报告上作了重要批示,要求有关同志对建议予以认真的阅处

20049月初,江泽民在闽视察期间,欣然挥笔写下意味深长的题词: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

2005年初,在海西概念提出后短短的一年中,中央领导吴邦国、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王兆国、刘云山、吴仪、周永康、贺国强等,分别来闽视察,进一步了解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情况,并给予了充分肯定和有力支持。

(三)实践的确认。

20048月上旬,在中共福建省委七届七次全体会议上,研究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这一主题,并讨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和有关配套政策意见。200411月初,《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由省委正式颁发。

《纲要》指出,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以福建为主体,涵盖周边区域,对应台湾海峡,具有自身特点、自然集聚、独特优势的区域经济综合体。其发展目标是:立足祖国统一大业,着力推动福建以及周边地区作为一个充满活力的经济板块加速崛起,成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沿平台,两岸三地交流合作的重要地区,形成区域制造业中心、现代物流中心、科教文化中心,最终成为中国经济重要增长极。

《纲要》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要任务是构建九大支撑体系:竞争力强的产业支撑体系,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统筹协调的城镇支撑体系,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支撑体系,外向带动的开放支撑体系,和谐社会的管理协调服务支撑体系,互利共赢的协作支撑体系,可持续的生态支撑体系,安全可靠的防灾减灾支撑体系。

(四)定局和发展。

20051011,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写入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063月,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分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一五规划纲要》。

200710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经济发展

今年5月上旬,温家宝总理来闽考察,就如何贯彻中央关于支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决策进行专题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514《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继做出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决策后,完善沿海地区经济布局、推动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也是在当前两岸关系出现重大积极变化的新形势下,进一步推动海峡两岸交流合作的一件大事。政协贾庆林主席在出席本年度海峡论坛时,就加快海西经济区建设也作了许多重要指示。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意见》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指明了方向,对于做好当前及今后各项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海西经济区战略的提出,除了进一步巩固福建独一无二的对台优势和对外优势外,更为深远的意义是福建将借此跨越省份经济模式,加快融入到全国区域竞争和合作的洪流中去。与台湾地区一水相隔的海峡西岸,既承长江三角洲,又接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过去,浅浅的一湾海峡,曾多年隔绝两岸交往,隔绝骨肉亲情,也阻碍着两岸发展。如今,加强交流,携手发展成为两岸人民共同的期望和时代的主旋律,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正当其时。意见的提出,既明确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在国家区域发展中的战略定位和功能定位,也对发挥福建比较优势,在先行先试中加强两岸交流合作,赋予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更为重大的责任和意义。

(五)集聚效应。

2004年到现在,已经有包括海关总署、质检总局、公安部(相关局)、交通部和海事局等在内的54个国家部委或央属企事业单位出台政策并密集签署协议支持海西经济区发展,很多政策都是空前的。

同时,福建省还主动吸引粤、浙、赣等周边地区的投资。据粗略统计,一向被称为站在中国市场经济最前沿的温州商人,2003年以来,已有5万多人,300多家企业在福建宁德各县市落户,总投资超过200亿元。温州市专门设立了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办公室。广东省委省政府在《关于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率先实现科学发展的决定》中指出:支持汕头扩大对台经贸合作,参与海西经济区建设。江西省邻近福建地区纷纷表态拟就近从福建口岸进出货柜。

此外,海峡东岸台湾省各行业和各界人士也都纷纷和福建相关部门、企事业对接呼应。出席今年海峡论坛的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桃园县长朱立伦评价说,海西前景广阔,一定会后发先到。他还明确表示,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过程中,台湾绝不缺席。

总之,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认识和实践说明海西经济区的发展后劲正被普遍看好。

在海西经济区的实践和被认同的过程中,福建省口岸协会认真地做了一些舆论和宣传工作。我们得到了中国口岸协会和叶剑会长、各位副会长的精心指点和鼎力支持。中国口岸协会近年来先后指导福建组织了三次大型的以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平安口岸为主题的调研活动,其中一次叶会长亲自莅闽指导。叶会长还多次亲自挂电话,关切地询问中国口岸协会能够为海西经济区做些什么工作,提供什么服务。福建省口岸协会感谢中国口岸协会多年来的亲切关怀和爱护之情。

二、福建省口岸协会近几年的工作情况

(一)服从海西经济区发展大局,服务口岸改革发展工作中心,为口岸事业和政府部门、为口岸基层服务。

积极配合政府部门推动国家查验主管单位优化口岸通关环境各项举措的落实。

不断优化口岸通关环境,是口岸工作永恒的主题。近年来国家查验主管单位不断出台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特别是海西经济区概念提出之后,又相继进一步推出了许多新举措。省委、省政府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改进工作方式,优化口岸环境的政策措施。省口岸海防办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始终把优化口岸通关环境作为工作的重点。协会作为政府部门的助手和联系基层单位的纽带,积极配合开展各项工作。

一是参与口岸通关软环境的联合调研。为了了解全省推行口岸软环境建设举措的落实情况,听取口岸相关单位对这些方面的意见和要求,商榷进一步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以促进口岸环境建设的不断优化和更好地服务福建省外向型经济发展,协会每年分别召开12次部分会员单位(外贸货主、船公司、港务部门和中介机构)座谈会,就省办和查验单位每年度提出的通关环境建设相关举措总体评价开展座谈,针对座谈会上反映通关环境需要研究解决的突出问题,整理出《情况反映》,供各口岸查验单位领导参考。协会先后派员参加省口岸办单独或与相关单位联合组织的调研小组在全省或某一局部地区开展口岸通关环境调研活动,协会有时着重承担国有外贸进出口公司的调研活动,召开了有关座谈会,深入到相关单位开展调研,收集有关资料,并对有关对策提出见解,参与撰写《口岸通关环境调研情况报告》。同时积极配合省口岸海防办开展全省通关效率专题调研,协会参与相关文件起草工作,为筹备召开提高通关效率工作会议,做好准备工作。协会始终把参与调研活动作为服务口岸中心工作的重要任务,积极参与调研和调研情况汇总工作并对调研报告提出了修改意见。由于调研工作做得细,调研报告内容客观、翔实,对改善口岸通关环境、有关会议的筹备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是参与口岸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活动。福建省口岸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开展得早,覆盖面宽,多年来工作很有成效。面临当前新形势,如何深入开展下去、怎样做等新问题,协会积极配合省办职能处室,深入调研,了解情况,提供交流经验材料,共促口岸精神文明建设上新层次。

三是大力宣传福建口岸查验单位推行优化口岸通关环境的各项举措,积极报导口岸软环境建设的先进典型事例。近年来,这方面的工作更有加强,每年都有一批先进单位、集体和个人的事迹得到正面宣传。

四是针对中介组织不规范、报关队伍素质不高的情况,调研并反映了这方面的情况和问题,并用增刊形式反映进出口货代市场经营无序影响口岸通关环境和报关行存在的问题及规范思路等文章,亮问题、提建议,引起对整个大通关链条薄弱环节的足够重视和规范整治,引导报关、代理市场健康发展。同时也介绍不断改进的通关作业模式下货运报关应该重视的问题和通关知识等,广而告之。协会也配合中介组织整顿,协助规范服务收费项目和标准,参与省办开展的全省口岸中介组织清理整顿活动,积极从行业自律出发规范中介活动。在海关和检验检疫局当时未出台相应办法前,经与省办、海关、检验检疫部门协商,以口岸协会名义形成了行业自律性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并行文供暂时执行,促进了中介服务市场的规范运行,巩固了整顿成果。协会也在省办领导下,参与二类口岸归并整顿等工作。

五是在一些重大疫病传染和重要事件如金融危机来临时,及时告知一些预防常识和注意事项及各层次的反映等,供政府和会员单位参考。

适时举办学术研讨会和培训班。

面对新一轮创业,更加突出了口岸的地位和作用,也给口岸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随着口岸队伍新人员的增加,口岸发展、运行、管理如何适应新形势要求,都亟待深入探讨和论证。协会及时召开了口岸发展与口岸经济战略学术研讨会。会前做了充分准备,确保论文质量,组建了评委会,会后将成果汇编成册。面对经济全球化,口岸处于对外开放前沿,如何以新视角审视我们的工作,及时调整思路,以国际通行规则规范我们的工作方式和思维状态,应对新竞争态势,迎接新机遇和新挑战,对此,协会也举办了相应的主题研讨会。

举办这些学术研讨会,成功之点在于:主题鲜明,顺应了形势发展需要;会员单位积极参与,论文贴近实际,并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做了探索;形成一批有见解、有价值的成果,对推动福建口岸事业发展具有参考作用。

同时,协会还以研讨会成果和口岸工作对策研究为内容举办了相应的培训班,聘请专家讲课,学员敝开讨论,也收到较好的效果。

组织学习考察团赴兄弟口岸考察。

协会先后组织团组到省内外兄弟口岸考察。本省的厦门口岸发展很快,很多工作走在前列,多个海港口岸报关报检中心和空港国际厅等运转有序,协会就组织省内口岸到厦门口岸学习取经。协会还独立操作或与配合省办组织考察组赴西南、西北、东北、华东等地兄弟口岸考察学习。这些学习活动,一般每年都会举办。

(二)参与闽台试点直航等相关口岸管理的咨询研究。

福建与台湾地理相邻,人缘相亲,习俗相近,做好对台工作担负着特殊使命;福州与厦门是两岸试点直航港口,2008年以来,两岸直航又有了新的突破,福建口岸作用亦显得尤为重要。协会为了发挥咨询和纽带作用,成立了省口岸协会闽台直航口岸管理研究委员会。这一专业委员会办事机构依托省口岸海防办口岸处(原省口岸办海港口岸处),便于与业务处室工作结合又能发挥社团组织横向联系作用。先后深入到参加试点直航的船公司和港务单位进行调查研究,召开座谈会,听取他们对两岸试点直航和全面直航营造更加宽松的口岸环境的意见和建议,并通过协会《信息简报》定期反映闽台试点直航简况、双向交流动态和把握两岸直航中的热点、难点,为有关主管部门提供咨询和信息。协会《信息简报》增刊先后发表了《台湾海峡两岸船舶试点直航情况与发展前瞻》以及各地相继直航的新动向。这些年来,协会还先后组织了赴台湾、金门、马祖的6个考察团组。考察归来后,协会都将考察报告中有关台湾口岸情况等考察内容部分节选刊登,并报省台办。相关考察报告曾被省政府办公厅和中国口岸协会转发和刊登。这些座谈交流、咨询研究、对口交流的活动,起到了政府的参谋作用和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

(三)开展联谊和竞赛活动,增强口岸凝聚力。

为增强口岸单位的凝聚力,协会自成立起一直保持着不同形式表现的好传统。每年春节前夕,都要组织举办一次春节联谊活动,分别由各查验单位轮流任东道主,协会做具体工作统筹安排。联欢期间,各单位到会人员都十分齐全,边欣赏由口岸单位自编自演为主的文艺演出,边促膝谈心,祝福勉励,沟通情况,气氛融洽,其规模不亚于一次领导层全体会议,为和谐口岸造了声势,效果明显。去年以来,随着省委、省政府对口岸工作的进一步重视,省委、省政府在春节之前都要召开一次新春座谈会,因此由协会举办的联谊会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改为小型座谈会或其他形式。但这种联谊的性质依然没有改变。

协会还配合省办开展一系列文娱活动和竞赛活动。

(四)重视信息宣传工作导向性、针对性、时效性,办好《信息简报》。

我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围绕工作中心提供信息服务作为协会的一项重点工作。自创办《信息简报》至今,已编发了190期,向会员单位传递了大量口岸信息,提供了许多有参考价值的资料,成为我省各口岸单位重要的信息交叉来源,受到普遍的重视。会员单位也以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对协会这方面工作的关切、重视,无论是正面提出要求,或是激烈地提出意见,协会都做出了友善的回应,赢得了会员单位的认同赞许。

协会作为社团组织,有其自身固有的优势。口岸系统各单位人才济济,信息量大,来源渠道又理顺畅通,正是发挥信息工作优势的有利条件。而做好信息工作则又团结了一批会员单位,加强了口岸单位之间的了解,促进了和谐口岸、和谐协会的形成,桥梁和纽带作用得以发挥。

我们在开展信息工作中,重视树立正确的信息工作导向,围绕口岸工作中心抓好信息选题。我们着重宣传报导的是:口岸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所推行的新举措和新成效,查验单位适应新形势、坚持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在把关、服务、促进发展诸方面的动态;省内外口岸改革开放、口岸发展、口岸管理方面的动态和经验;反映福建特色的小三通、两岸试点直航和目前两岸通航实际;反映我省对外运输和港航建设发展情况,口岸物流和信息平台建设情况,电子口岸和口岸大通关的进展等。同时积极传播国际贸易信息,口岸环境氛围,高效、便捷通道事例,传播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传播协会活动信息,会员动态等。导向性明确了,主题扣紧了,信息宣传的效果也自然产生了。

我们也重视信息工作的针对性。在各个不同时期,针对不同需要,搞好量身定做。目前口岸工作者新老交替频繁,我们就增加一些口岸基本知识的宣传。疾病流行时,口岸卫生检疫工作突显重要性和工作量,我们就及时宣传一些防疫基本知识和口岸防疫动态。在大通关概念提出后一段时间,着重宣传大通关的意义、内容和举措、动态。有时也以某个专题形式,如国际集装箱运输发展情况、发展战略、应对措施;物流配送与现代物流等。不同的针对性,也有不同表达形式,如正常的出刊和专刊,增刊和汇编,自身刊物和专供刊物相结合等,增加针对性,提高宣传度。同时,信息工作中的也是我们注意的方面,如分管工作的副省长就全面工作作出重要讲话,协会就很快以单独出刊形式刊出,及时与大家见面。

在信息来源方面,我们的渠道十分畅通。这主要源于口岸工作本身的信息富矿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同时也是领导重视,调动各方积极性的正确方法的果实。协会信息经过多年经营,已经形成了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式的信息来源,而一支信息员网络队伍是信息来源的基本保证,信息员工作中的竞争态势的形成,使大量鲜活信息及时涌来。信息员网络的及时调整、维护使之青春不老。

协会信息工作还及时做好纵横各个方向的联络交流工作。中国口岸协会信息调研部对我会信息工作给予很多指导和支持,他们的敬业精神也一直鼓舞着我们去努力工作。各兄弟省市大量的信息材料和不同的表达手法又使我们得以借鉴和了解。省内很多刊物和我会建立了交流渠道,他们经常或全文或局部刊出我会刊物的文章,对我们搞好信息工作鼓舞很大。

(五)认真努力保质保量完成中国口岸协会交办的工作。

2001年中国口岸协会第二届理事会恢复协会运作以来,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这是有目共睹的。福建省口岸协会作为中国口岸协会的团体会员单位,是大家庭的成员;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认真对待、努力做好中国口岸协会交办的每一项工作,这主要是在思想上,我们始终把中国口岸协会视为我们可亲可爱的领导。编制口岸年鉴是中国口岸史上的首唱。我们认真做好每年一本年鉴的编撰,而且越编越熟悉,在中国口岸协会指导下,质量不断提高,也填补了我省口岸年鉴的空白。近年来,编制好通讯录,及时反映组织、机构、人员的动态。中国口岸协会每年度的培训工作,我们都积极组织口岸工作者参与学习培训提高,每次我们都将培训通知自行印刷450份随我会简报分发,使各会员单位从领导到一般工作人员都广泛知道和参与。与此同时,中国口岸协会也在各方面给予福建口岸协会很多的指导和关心。

回顾近年来的工作,我们在省口岸海防办、中国口岸协会的领导下,在兄弟口岸协会的支持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存在不足和差距。主要是:口岸工作在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对口岸工作有新期望,跟上迅猛发展的形势,适应客观期待的需要,协会还有许多需要探索和努力的事需要去做,在思想认识和工作力度上都需要有新的提高。在调研过程中,对正面报导比较多,对热点、难点问题缺乏深入下去和积极协助解决。协会组织会员单位活动,近年来偏少。协会秘书处人手不足,做事难以展开,难以照顾到方方面面,等等。这些都有待于今后工作中改进。

三、主要体会

(一)摆正位置,当好助手。口岸协会与行政机关(省口岸办)关系密切,口岸办是议事协调机构,有一定的行政权力,协会不是行政机构,不具有行政职能,其属性是广泛联系广大口岸单位和口岸工作者的社团组织,起着桥梁、纽带、参谋、助手的作用。而在诸多协会组织中,省口岸协会与其他协会如港口协会、交通运输协会和其他行业的(如轻工)协会等又有所不同,一些专业性质很强的专业协会(学会)具有一些行政所赋予的职能,并在小政府、大社会的背景下,兼负着一些行业使命、任务,而省口岸协会则是综合性的、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民间组织。而上述不同之处,也造就了口岸协会的诸多特定优势:首先是覆盖面广,人才济济,能人众多,可以深入探讨研究一些重大课题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其次是代表性强,信息丰富,可以反映各方动态,介绍众多变化情况,容易反映出基层单位的意见和要求;再次是位置超脱,视野宽阔,可以比较客观公正地提出意见和建议。不同之点、优势之处,使我们清醒地摆正位置,找准视角,主动地接受主管单位(省口岸海防办和中国口岸协会)的领导,以及社团管理机关的指导,自学服从和服务于口岸工作中心,努力架起联系政府部门之间、政府部门与会员单位之间、会员单位之间、不同行业之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桥梁,缔结好纽带,增强口岸整体效应和凝聚效应。这方面,只要处理得好,这种和谐效应可以使协会工作和协会信息工作大有作为,有很多的事情可以去做,并且能够做好。这些年来,我们始终遵循和做到尽职而不越位、帮忙而不添乱、参谋而不偏差、自律而不谋私利,并且从中体会到很多协会工作的乐趣。

(二)牢记宗旨,搞好服务。福建是在全国较早对外开放的省份,外向型经济发展较快,近年来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思想的提出和实践,最近《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正式出台,使福建省面临空前发展机遇。目前,全省上下都在认真学习贯彻不久前温家宝总理、贾庆林主席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因此,推动我省口岸事业新发展,为促进国际贸易、扩大国际交往服务,为促进闽台民间交往、增进闽台交流了解服务,又现广阔天地。多年来,省口岸协会始终围绕大局积极开展口岸发展建设和综合管理的研究,积极参与小三通、两岸试点直航和两岸多点海空直航的研究和实践,努力搞好理论研讨、学术交流、干部培训、业务考察、咨询服务、信息交换、口岸知识传播等工作。对于基层需要的信息、材料、意见,省口岸协会也积极配合查找和提供,都取得了成效,得到了好评。驻闽一查验单位主要领导交代有关处直接打电话给协会秘书处,对协会支持他们工作表示感谢,评价说:你们又懂行,又(对查验单位)有感情。这些都是对省口岸协会服务工作的最好奖赏。

(三)体现特色,加强建设。目前我国的口岸管理体制,是体制过渡中的产物,具有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特点,涉及诸多行业、地区的很多部门,口岸开放越多,经济发展越快,口岸随之飞速发展,口岸队伍人数也越来越多,口岸这个联合体,也越发庞大,口岸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把隶属不同部门的单位协调好、配合好,确保口岸全局安全畅通、文明高效,形成在实际工作中高度协调的统一体。口岸工作的这一特点以及协会自身的特点,给我们以重要的工作启发,这就是口岸协会担当桥梁和纽带的任务是艰巨的,就要做出自己的特色。我们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加强口岸各单位之间的沟通、联系和了解上,以此来达到增强口岸的整体凝聚力。口岸协会团体单位涵盖着口岸管理、查验、港、航、货主和中介企业、服务单位等,工作上要尽可能做到兼顾各方,充分考虑各方需求,从而拧紧口岸单位之间的联系纽带,达到协助口岸海防办加强协调力度,增强凝聚力的目的,其特色也从中得以体现。

(四)做好协会工作领导是关键。省口岸海防办对协会工作始终十分重视和支持,为协会开展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经常性地关心指点协会工作,省口岸协会也始终将促进福建口岸事业发展为己任,较好地处理好各方关系,不断加强协会秘书处建设。这种融洽亲密关系使协会在较少人员的情况下,能够心情愉快地放手开展工作。可见,做好协会工作领导是关键,和谐是做好协会工作的基本保证。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0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