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协会动态
全国口岸发展专题调研
      
   为切实履行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委托的口岸相关评估工作,高质量推进口岸十五五发展规划专题研究。根据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的工作要求,中国口岸协会近期组织赴全国重点城市开展口岸专题调研,旨在精准获取口岸运行一手资料,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撑。
   调研采用“实地查勘+‘背靠背’座谈”的复合方式,通过深入口岸一线现场查勘与多方主体独立座谈,全面掌握口岸实际情况,获取最真实的一手数据,为优化口岸评估工作方法、提升规划编制科学性奠定坚实基础。
 
   东部及内陆枢纽地区
   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关键区域之一,东部及内陆枢纽地区在全国口岸网络中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2025年9月1日至10日,由中国口岸协会副会长、上海海关原副关长王杰带队,东部及内陆枢纽地区调研组赴济南、厦门、上海、南京和郑州五市开展系统调研。
   调研组深入口岸作业区、自贸片区核心功能板块及重点企业运营一线,实地考察了12个典型口岸,涵盖海运、空运、陆运及多式联运等多种类型。通过现场观摩智能查验系统、无人集卡作业、电子口岸平台等实际应用,系统掌握了口岸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智慧化改造成效及运营管理效能,为后续开展科学评估、深化课题研究筑牢了坚实的数据支撑与实践依据。
图片1.jpg
调研组与各地相关政企座谈
 
   调研期间,调研组与地方政府口岸管理部门、海关、边检等联检单位举行5场专题座谈,聚焦跨境贸易便利化政策实施情况、口岸建设运行成效以及制约通关效率提升的堵点难点开展深入交流,全面厘清政策实施中的经验成果与优化空间。同时,调研组与当地外贸、物流、进出口等领域重点市场主体开展 5 场深度对话会,深入倾听企业关于流程简化、技术赋能、服务升级的建设性建议,为后续政策完善与服务提质搭建起 “政企互通” 的坚实桥梁。
  
   丝绸之路核心区
   作为我国连接亚欧的“黄金通道”,新疆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中扮演着关键角色。2025 年 9 月 2 日至 8 日,由丝绸之路核心区调研组联合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规划编制专班组成的 8 人团队,赴新疆伊犁州(霍尔果斯口岸)、博州(阿拉山口口岸)、克州(吐尔尕特口岸)和乌鲁木齐市(乌鲁木齐机场口岸),围绕边境口岸发展实际、发展需求、发展前景展开集中调研。
 
   调研组深入一线开展实地考察,足迹遍布新国门、多式联运中心、铁路联运大楼、联检大厅、仓储库房、综合保税区及边民互市展销厅等关键场所。从跨境运输的枢纽节点到贸易便利化的服务窗口,从货物存储的基础设施到边民贸易的展销平台,多层次、全场景的走访让调研团队对新疆口岸的硬件建设与功能布局有了直观认识。

图片2.jpg
调研组与各地相关政企座谈
 
   在实地考察基础上,调研组通过“政府 + 企业”双线座谈模式收集一手信息:与口岸办、海关、边检、铁路等联检单位举行 4 场座谈会,重点了解跨境贸易便利化政策落地成效及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组织货代、仓储、物流、贸易及加工领域企业代表开展 2 场专题座谈,深入倾听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面临的实际困难。这种“自上而下 + 自下而上”的调研方式,既掌握了政策执行的实际情况,也捕捉到市场主体的具体需求。
 
   陆海新通道片区
   作为我国面向东盟、衔接“一带一路”的重要门户,西南地区口岸在推动西部大开发和新一轮对外开放中具有战略地位。2025年9月3日至12日,中国口岸协会副会长韩坚带队调研组,深入四川、重庆、贵州、广西、云南五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了深入调研。
 
   调研组实地走访了水运口岸、陆运口岸、空运口岸以及保税物流中心等重要枢纽节点,考察了多式联运设施、智能口岸系统、跨境合作平台等重点项目,全面掌握了不同类型口岸的运营现状、技术应用水平及其在区域物流网络中的功能发挥。

图片3.jpg
调研组与各地相关政企座谈
 
   调研期间,团队与多地口岸办、海关、边检、海事、民航、商务、交通等政府部门,以及口岸运营企业、物流企业等市场主体召开了8场座谈会,围绕口岸运行管理、营商环境优化和智慧口岸建设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团队不仅收集了详实的一手数据资料,还获得了他们分享的各地在高效通关、协同监管与服务优化等方面的先进实践经验。同时,各地也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意见与建议。
 
   环渤海与北方沿边口岸
   作为我国连接东北亚、对接俄蒙、辐射华北经济圈的重要门户,环渤海港口群与东北沿边口岸在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2025年9月15日至9月24日,中国口岸协会副会长叶敬彪带队,赴环渤海地区的天津、唐山、大连以及东北沿边地区的绥芬河、满洲里等五地开展系统性调研,全面了解口岸运行现状、发展需求与未来规划。
 
   调研组深入码头作业区、口岸查验场地、保税物流区域、智慧口岸指挥中心等一线场所,实地考察9个典型口岸的运行现状。通过考察智能装卸设备操作、跨境班列作业流程、智慧查验系统应用等具体场景的运行效能,深入了解各口岸在跨境贸易便利化协同创新、设施现代化改造、作业效率提升等方面的实践经验。

图片4.jpg
调研组与各地相关政企座谈
 
   调研期间,调研组召开5场政府部门座谈会,与地方商务局、口岸办、海关、海事、边检以及互贸区管委会等单位,围绕口岸通关效率、监管协作、政策落地、设施共建等关键议题深入交流,系统掌握了北方口岸的设施建设水平与效能发挥情况;同时,与多家进出口、货运代理、口岸仓储服务等企业开展了5场座谈会,深入了解市场主体的实际运营状况与发展诉求,为深化政策研究、优化行业服务、助力口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扎实依据。
 
   粤港澳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联通港澳、辐射全球的开放前沿与经济高地。其中广州市与深圳市作为区域发展“双核引擎”,在口岸新业态培育、跨境贸易便利化与数字化建设等方面具有创新引领与示范作用。2025年9月22日至9月26日,中国口岸协会副会长田舒及其一行与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规划编制专班成员,共同组成联合调研组,赴广州、深圳开展专题调研,聚焦口岸运行现状、发展诉求与战略前景,系统总结广深两地实践经验。
 
   调研围绕口岸功能布局、协同监管机制、跨境贸易便利化创新措施、口岸数字化与数据共享应用等关键环节共组织6场专题座谈,全面广泛研讨区域口岸协同治理、制度创新“广深样本”及数字化转型路径。

图片5.jpg
调研组与各地相关政府座谈
 
   通过实地调研和座谈,调研组重点了解到口岸功能整合、制度创新中实现的查验效率提升与行政资源节约等关键数据与落地成效,以及口岸相关单位及企业在查验场地升级、跨区域协同发展、国际经贸政策指引等方面面临的现实挑战,为全国口岸高质量发展提供扎实的数据支撑与前瞻性的经验借鉴。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5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