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副市长邢良忠在大连市港航与口岸工作会议上强调2005年工作重点
在昨天召开的大连市港航与口岸工作会议上,大连市副市长邢良忠提出,要加速长兴岛规划建设,全面开发大窑湾北岸建设。
邢良忠说,长兴岛规划对提升大连市城市功能和加快城市发展尤其重要。近期,长兴岛是大连市实施“西拓北进”的企业改造的承接地,中远期可成为接纳东北腹地产业转移提供空间,吸引东北亚产业向国内聚集。
长兴岛港区是最近调整完成的大连港总体规划中,首次提出的临港工业为重点的大型综合性港区,也是迄今为止国内港口容量最大的一个港区。未来的长兴岛港区,将成为东北地区临港工业大规模发展的重要依托和我国最大的临港工业基地,成为大连乃至东北地区港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目前,大连市集装箱年转运能力达260万标准箱。邢良忠说,按照国际航运中心的标准,集装箱转运能力至少达到1000万标准箱,因此全面开发建设大窑湾北岸,是提高集装箱能力的关键。大窑湾北岸的开发建设,包括建设港区后方保税物流园区,完成大窑湾港区航道、防波堤以及陆上配套等公用设施建设,都要加快。
大连市港口与口岸管理局局长惠凯提出,进一步完善大连港航与口岸发展环境的建设,必须实施超前发展、一体化发展、合作发展。
2005年,大连港口发展目标是实现“两区一带”多点布局的港口体系,即“一岛三湾”(大孤山半岛、大窑湾、鲇鱼湾、大连湾)核心港区、长兴岛临港工业港区、庄河-皮口海洋经济带和双岛湾、大港港区、庄河港、皮口港、旅顺新港、大连湾西岸临港工业港区等多层次的中小港站组成的总体发展格局。
信息港发展要以航运交易市场为信息港发源地,通过口岸管理信息化、网络化将整个口岸工作联系在一起。制定口岸发展规划、营造和谐的口岸环境。
以上规划要分步实施,用3~4年时间完成基本建设,同时改善软环境建设。到2010年,初步建立起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的主体框架;到2020年,基本建成核心功能突出、产业基础雄厚、服务体系完备、比较优势明显的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
按照大连港“十一五”规划的提速要求,截至2008年,大连市需要完成新建港口项目68项,新建集装箱泊位15个。新增港口通过能力1.55亿吨,新增集装箱通过能力690万标准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