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美汽车降幅最大
大连海关最新统计数据显示,降幅最大的是原产于德国和美国的汽车,分别下降了54%和60%。从车型上看,畅销车型仍为排气量1.5L至2.5L之间的小轿车,进口量为1112辆,占进口总量的30%,与去年基本持平;而排气量在1.5L至2.5L的越野车、2.5L至3.0L的小轿车及3.0L以上的大排量小轿车的进口量却一路下滑,降幅分别达到13%、40%和56%。
业内人士说,此种“缩水”不排除国外生产厂商在国内生产布局已经完成,许多进口畅销车型已经实现国产化以及目前国产车具有的选择面宽、性价比高等优势,对进口车的替代作用十分明显等原因。
落地完税政策尚不明朗
但导致进口汽车量急速“缩水”的原因并不止于上述原由。目前为止,落地完税政策仍然没有出台的迹象也是原因之一。
“落地完税意味着国家将不再设进口车保税仓库,取消进口车保税,进口车一到港就必须纳税报关,这会使经销商的经营成本陡然增加。所以经销商从国外厂家定购汽车也都是小心观望、小批量定购。”相关人士解释说。
大连海关的人士也表示,由于落地完税政策尚未明确,目前很多消费者也抱着持币待购的态度,期待小规模经销商在“出局”前能够抛售库存。
经销商遭遇品牌授权变局
除了落地完税政策不明朗外,汽车进口大幅“缩水”的另一大原因是于4月1日起实施的新政策―――《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及其引发的汽车经销商体系变局。
进口汽车经销商马先生告诉记者,因为规定汽车必须实行品牌专卖,所以汽车进口自然会集中在几家被授权的较大规模的汽车品牌经销商手中。像他这样小规模的经销商只能选择逐步退出。从去年年底起,他已经放弃了某进口品牌汽车的销售。据记者了解,像马先生这样被淘汰出局、撤离进口汽车市场的销售商在我市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