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宁波装”出口还不能盲目乐观
      
  “中欧就纺织品贸易达成协议、从现在到2007年平稳过渡……”消息传来后,迅速引起我市2000多家纺织服装企业、40多万从业人员的关注。市外经贸局局长王仁洲昨天紧急约见记者时说:“宁波服装纺织企业对今后出口形势,还不能盲目乐观。应该练好‘内功’,调整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
    ■“宁波装”:打拼欧盟市场
    服装纺织类商品出口,在我市外贸出口商品结构中举足轻重。而欧盟是我市第一大出口贸易伙伴,去年出口到欧盟的贸易额占全市出口贸易额的28%左右。而去年我市出口到欧盟的所有商品中,服装纺织品逾30%。
    据统计,今年前四个月宁波纺织品出口额14.2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38%。其中对欧盟出口3.84亿美元,增长53.65%。对欧盟出口总额位列各国家、地区之首。
    ■市场策略:“以不变应万变”
    尽管现在中国商务部与欧盟贸易委员会谈判已经达成一致,但在王仁洲看来,我市服装纺织品出口企业不可盲目乐观。近期要密切注意过渡期内,所达成协议的具体安排内容。如出口欧盟纺织品的品种、范围有哪几类?出口及进口数量多少?出口、进口量的增幅多大?如何落实政府、纺织行业和各协会等的保障措施?
    王仁洲建议,在接单上要体现企业的灵活性,尽可能采取汇率锁定、价格锁定等措施以降低风险,对欧美等地出口接单以“小批量”、“滚动性”为宜。为何要如此接单?“当前纺织服装业的一个发展趋势是,产品个性化越来越突出,大批量订单将越来越少。这种短平快的订单恰恰符合宁波企业的生产特点。”王仁洲坦言。
    如何“平稳过渡”?王仁洲提醒,关键是企业应把这个“过渡期”作为练好内功、调整自身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契机,理性应对各种变数,以不变(指企业练好内功强身健体)应万变(指市场风云变幻)!
    ■行业自律:避免“同室操戈”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有服装纺织品出口企业20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40万。王仁洲呼吁,我市纺织品出口企业务必要从大局出发,强化自律意识,避免恶性低价竞争。企业应保持平常心来看待各种贸易摩擦,继续作好面对严峻形势的心理准备。行业应加强自律,防止以抢出货为目的的低价竞争,避免“同室操戈”。
    在“过渡期”内,政府机构将结合纺织品生产、出口的实际,当好参谋,做好服务,引导纺织产业结构、商品结构和市场结构的快速调整。
    ■企业反应:打“持久战”
    正在参展第四届消博会的许多服装纺织品出口企业昨天下午在记者采访时反应也颇为强烈。“甬南”、“东方宏业”、“维科”、“太平鸟”等企业业务员说:“欧美国家与我国的服装纺织品贸易纠纷,并非就告结束了,我们作好了‘持久战”的准备。”
    象山的甬南针织有限公司几乎对谈判进行了全程关注,公司综合进出口部经理石良珉先生表示,尽管这一结果一定程度上欧盟有拖延开放之嫌,但这对规范我市绝大多数中小型企业来讲也并不是坏事,它使企业跳出先前不安定的贸易氛围,给企业喘息调整的时间。
    针对出口到欧美市场前景“未完全明朗化”,我市一些服装纺织品企业正“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维科集团最近对出口欧美市场的纺织品订单采取“一单一策”的经营战术,尽可能避开欧美市场的变数。并且准备到印尼投资设立生产基地,借道东盟进入欧美市场。此外,还将联手美国Impak公司收购美国24-7公司,以降低产品进军美国市场的营销成本。
    雅戈尔集团加大了对日本、东盟等非设限市场的开拓力度,同时开发更多的时装、休闲装等出口产品,分散市场风险。
    针对最近欧美、印度等国家对我国的鞋子、窗帘、丝绸织品等出口又重新设置贸易壁垒的现象,我市企业及时做好其他出口优势产品贸易纠纷的研究和预防工作。与此同时,人们也自然地将目光投向了已宣布向中国7种纺织品设限的美国。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5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