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纺织企业有望享受政策利好无序竞争状况将面临重新洗牌纺织品新配额之争曙光乍现
就在中欧备忘录公布的一片叫好声中,一场新的博弈正在上演―――商务部意在传达中欧协议内容的纺企“通气会”,成了不同利益主体争夺新配额分配方案话语权的“角力场”。新配额如何分流?
此前,商务部在北京举行会议,拟议中向以今年1―5月出口量为参考的“分配”草案已引起了不少企业的微词。昨天,刚参加“南京会议”回来的宁波市外经贸局副局长丁海滨告诉晚报记者,目前,商务部已经拟定了浙江省对欧十类纺织品出口临时管理办法。凡是在今年1至5月有受限产品出口欧盟实绩的企业,都有资格领取出口许可证,而在计算企业受限产品的具体出口数量时,管理办法除考虑企业受限产品对欧盟的出口数量外,还将考虑该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出口数量,按一定系数分配出口数额。
事实上,就在昨晚,记者从商务部网站适时公布的《纺织品出口临时管理办法(暂行)》上发现,评定企业出口业绩的金额将通过两个系数计算:时间段的限定和出口市场的分类。纺织企业的业绩以纺企在该办法正式实施前的12个月出口金额为基数(2004年后7个月和2005年的前5个月);按照“前一体化时代”30%的权重、“后一体化时代”70%的权重来评价。其中,在“后一体化时代”(配额取消后的1~5月)的出口金额中,对受限市场和非受限市场的出口金额将被分类,受限市场的出口占评定因素的70%,非受限市场的出口占30%。
总体而言,我市今年1―4月出口欧盟的纺织服装数量已超过了去年全年的出口量前4个月,我们已经享受了比较宽松的自由贸易方式。丁海滨向晚报记者透露,在目前形势下,大型纺织企业有望成为享受政策利好的对象。而目前处于无序竞争的国内纺织业也将面临重新洗牌。
记者昨天从市外经贸局获得统计数据,今年1―4月,我市出口纺织服装14.22亿美元,占总出口比重的21.76%,出口欧盟的份额占大头,约占27%。其中,备忘录确定的10类商品1―4月出口到欧盟共约1.59亿美元,占出口欧盟纺织服装比重的41.4%,涉及我市企业330家。
“这一个月来,所有的纺织品企业几乎天天在接受考验,很多单子都不敢轻易接下了。”昨天,太平鸟进出口公司负责人王定英向记者感慨。
相比之下,东方宏业制衣有限公司稍显乐观。总经理吴忠宝称:“中欧就中国纺织品出口达成协议,消除了国内外对于中国纺织品向欧盟出口的疑虑和危机感,这几天订单很快出现了回升、价格上涨。”然而他同时向记者表述了企业的紧迫感,“我们几乎每天都在打电话、商量对策。关键是,企业要看到,目前美国的一些采购商采购方向已开始转向东南亚,这种形势不得不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欧盟市场的重要性继而关心。”他强调,在到2007年底的两年半时间内,我市纺织品企业应加强自律,更好地研究纺织品出口的增长份额,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增加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出口,不能再搞无序竞争和恶性竞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