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04年底,全省共有沿海港口25个,其中二类以上开放港口17个;拥有泊位314个,其中深水泊位106个,港口吞吐能力2.11亿吨。港口运输生产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势头。2004年全省沿海港口完成吞吐量3.05亿吨,居全国第四位;其中外贸吞吐量完成1.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完成581万标箱,分别居全国沿海省市的第2位和第3位。沿海港口吞吐量从建国到突破1亿吨用了47年时间,从1亿吨到突破2亿吨用了7年时间,从2亿吨到突破3亿吨仅用了2年时间。青岛港龙头作用明显,去年完成货物吞吐量、外贸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三项指标,分别居全国沿海港口第5位、第2位、第3位。今年以来,全省沿海港口继续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港口吞吐量大幅度增长。1-7月份,共完成货物吞吐量2.16亿吨,其中外贸吞吐量1.3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412万TEU,同比分别增长23.8%、29.2%、27.5%,均超过全国平均增幅。日照港增幅最大,货物吞吐量、外贸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69.5%、76.7%、50.9%。港口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沿海港口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的地位。"九五"以来,山东省沿海港口吞吐量平均增幅高出GDP平均增幅3个百分点,2004年为4个百分点,用力拉动了全省经济的发展。经测算,2004年沿海港口对全省GDP贡献值在450亿元以上,为社会提供了130多万个就业岗位。港口发展还带动了临港产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聚集。2004年日照市大型临港工业实现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0%以上,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导力量。沿海港口已成为我省对外开放的重要依托。沿海港口承担了全省95%以上的外贸进出口货物运输,为我省经济走向世界、争得更有利的竞争地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经测算,港口外贸集装箱吞吐量每增长7000-10000标箱,外贸进出口总值可增加1亿美元。2004年,我省沿海港口外贸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82万标箱,比上年增长22.1%,全省实现进出口总额607.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6.1%。日益完善的港口基础设施也成为我省吸引外资的最大优势,对于积极承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建设现代化制造业基地,促进半岛城市群崛起,带动全省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到"十一五"末,全省沿海港口将完成投资530亿元,力争完成580亿元,使我省沿海港口深水泊位达到231个,港口吞吐能力达到6.2亿吨。到2010年,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由2004年的3.05亿吨增长到6亿吨以上,其中集装箱吞吐量由581万标箱增长到1350万标箱,实现港口吞吐量比2004年翻一番。
而着力构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打造三个亿吨大港、建设四大运输系统成为今后沿海港口发展的重点和主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