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石油战略储备计划明年进油 无油可管局面将改变
      

  虽然“管理国家石油储备”被列为国家发改委石油储备办公室的一项主要职能,但是到目前为止,国家石油储备办公室手中并无“国家石油储备”可供管理。明年9月,国家石油战略储备镇海基地一期工程完工后,这一局面将有所改变。

  国家发改委石油储备办公室去年5月正式运作,它当前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的建立。首批被选定的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有四个:镇海(浙江省宁波市)、岱山(浙江省舟山市)、黄岛(山东省青岛市)、大连(辽宁省大连市)。石油储备办公室对战略石油储备的工作进度一向保持低调,近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明确表态:“逐步建立战略石油储备是必要的。国家也已做出规划,并已经开工建设这四个石油储备基地。”

  国家石油战略储备镇海基地(以下简称镇海基地)被认为是四大战略石油储备基地中规模最大、工程进度最快的一个。本报记者日前赶赴浙江镇海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基地施工现场。镇海基地筹备组副组长杨仁海向记者透露:“2005年第三季度以内,包括综合配套设施在内的镇海基地一期工程完成,东线的4组共16个油库将正式进油。”

  随着镇海基地一期工程的投入使用,国家战略石油储备计划将进入正式实施阶段,与之相关的立法、监管、市场运作等一系列机制建设问题也将接踵而至。2005镇海基地的运作,将成为我国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体系的第一次实战演练。

  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明年开始进油

  从宁波市驾车东行1小时45分,便可直达镇海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基地施工现场。在数十台机器的轰鸣声中,中石化建设三公司的建筑工人正在紧张作业。由于目前工程建设还处在前期施工阶段,工地现场暂时还看不到巨型储油罐的身影。

  记者只能通过镇海基地筹备组办公室墙壁上的《镇海基地建设进度区位图》了解工程的全貌。《镇海基地建设进度区位图》显示,该库区南北跨度1200米,东西860米,一期工程共4组16个油罐,施工建设将于2005年第三季度以前完成。全部工程在2006年底之前竣工,共有52个油罐,可储备石油总计520万立方米,工程概预算为37.6亿元。

  此外,整个建设项目其实是连在一起的两个库区,在52个国家战略石油储备油罐旁边,还有中石化的20个商业储备中转油罐,其中基地北线的8个中石化中转油库已经建设完成,还有12个中转油库待建。

  而且按规划,镇海基地今后将与相距不远的另一个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舟山岙山油库实现管网互联,管网同时也具有储存和输送的功能,两大基地间可以很方便的调配库存。

  国家石油储备基地镇海筹备组副组长杨仁海告诉记者,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镇海基地一期工程还可能会提前完成,综合配套设施2005年第三季度以前也可完成,届时东线的4组共16个油库将正式进油。

  镇海炼化是中国最大的具有国际规模的炼油公司,是中石化控股的特大型公司。今年3月15日,镇海筹备组正式成立,人员主要以镇海炼化原骨干为主。在5人筹备组中,具体负责筹备工作的组长和副组长都是原镇海炼化的核心技术和管理骨干,至今仍是镇海炼化员工编制。另一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浙江舟山,目前的基地总经理李从瑞从前也是镇海炼化管理干部。

  筹备组人员反映,目前油库的管理框架还没有明确,他们的工作在政策方面接受发改委储备办的领导,而在工程建设方面隶属于中石化工程部。今年年底,“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基地镇海有限责任公司”将正式挂牌,届时镇海基地才算正式运作。

  除镇海外,其他三处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也在加紧建设之中。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副局长白荣春近日透露说,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建设的一期工程已经全面铺开。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这三大国内石油公司受国家委托,负责工程总体建设,预计2006年至2008年,大连、黄岛、镇海、舟山四大石油储备基地将基本竣工。基地建成后将交由国家石油储备办公室垂直管理。

  2015年我国战略石油储备的远期目标可望实现

  业内专家认为,四大石油储备基地建成后,总共能形成约10余天原油进口量的政府战略石油储备能力。再加上全国石油系统内部21天进口量的商用石油储备能力,我国总的石油储备能力将超过30天原油进口量。

  据了解,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实际上是由政府(国家)储备和民间(石油企业)商用储备两部分构成。国家石油储备办公室徐锭明认为,国家是石油战略储备的主要投资者,还要进一步通过立法来建立政府储备和民间储备相结合的机制,充分发挥石油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逐步达到国家石油储备的总体目标。

  到目前为止,美国、日本和德国的石油储备分别达到了净进口量的158天、161天和127天。我国的石油储备规模应该有多大,专家之间对此存在很大争议。

  近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副局长白荣春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也明确表态,国际能源署建议成员国的战略石油储备标准是90天的石油净进口量,我国石油储备的远期目标也将参照这一标准。到2015年,我国战略石油储备的远期目标可望实现。

  战略石油储备体系建设“软环境”难于“硬设施”

  在四大石油储备油库硬件建设高歌猛进的同时,对我国战略石油储备体系 “软环境” 建设也引起各方面的关注。

  目前,我国的能源管理体制并没有理顺,能源局仅是国家发改委的一个下属机构,能源局与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办公室的关系也不十分明朗。据记者了解,继国家石油储备办成立后,发改委正酝酿建立一个具体管理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机构,并已经专门开过动员会。 这一机构将单列为一个事业单位,名称可能为国家石油储备管理中心或国家石油储备调节中心。但由于如何落实资金问题、由哪个部门负责管理、管理章程等都未定,所以工作暂处于搁浅状态。

  据了解,石油储备最多的美国,实行能源部、石油储备办公室、储备基地三级管理的模式。石油储备起步最早的日本,则实行通产省资源能源厅、国家石油储备管理中心、国家储备公司或民间储备、储备基地的四级管理模式。

  此外,战略石油储备立法最近也“雷声阵阵”。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技术执行委员会副主任张抗认为,目前国家有关石油战略储备的具体方案已经开始浮出水面。在推进的过程中,立法弥足重要。“在战略石油储备中,政府储备与民间储备怎样协调、企业在其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地方以及中央两级政府怎样协调,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法的形式来解决。”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0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