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气象局预测:预计今年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生成的台风个数为24-26个,较常年(26个)偏少,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为5-7个,较常年(7个)偏少,但平均强度大。登陆地点主要在东南和华南沿海,初次登陆时间接近常年或偏晚,末次登陆时间较常年偏早。
为切实做好2015年度防台防汛工作,保障局辖区水上安全形势稳定,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做好2015年度防汛抗旱和防台工作的通知》(交应急函〔2015〕293号)文件精神,上海海事局认真部署2015年防台防汛工作。
提高认识,加强各级组织领导。高度重视防台工作,充分认识极端天气的不可预见性和防台工作的艰巨性,克服麻痹思想,杜绝消极懈怠,确保各项防台防汛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台风影响期间,要严格执行24小时领导带班值班制度,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狠抓落实。
排查隐患,抓好防范措施落实。抓住台汛来临前的有限时间,早准备、早部署。结合“安全生产月”活动,组织全方位、多层次的隐患排查和防台防汛检查工作,确保检查工作不留死角。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确保各项防台防汛措施落实到位。一是深刻吸取客轮“东方之星”事故教训,结合近期客船安全大检查工作,重点加强对辖区客运类船舶的防台防汛检查,加强台汛期间客船航行、停泊的安全管理工作;二是加强水上交通组织,做好锚地、客运场站、渡口、桥区等重点区域的现场检查和安全监管;三是对“四类重点船舶”、长期停航船舶、船厂无动力船舶、水上水下活动或施工作业点及相关工程作业船舶实施检查,明确防台防汛责任,落实各项防台措施,督促做好绑扎加固;五是把好签证关,严防船舶超抗风等级冒险航行;六是严肃查处船舶带病航行、缺员、超航区等违法行为,对船舶超载运输、内河船从事海上作业等行为从严、从重给予打击。
加强宣传,强化预防预警。对辖区单位、船舶、船民等加强防台防汛、应急处置、紧急避险等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密切关注台汛等极端天气变化动向,多渠道获取预警信息,强化预防预警工作,积极利用传统媒体及微博、微信、短信平台等新媒体及时做好预警信息发布,确保预警信息全覆盖。
科学引导,有序组织船舶避风及疏港。台风影响前,统筹辖区锚地避风点安排,结合实际容量合理控制避风船舶总量,合理安排、引导船舶避风,尤其做好小型船舶避风点的选择,避免发生走锚险情。台风过后,科学组织和引导船舶进出港,维护辖区通航秩序,重点保障电煤油运等重点物资运输船舶、客运船舶优先进出港;及时对长江口深水航道等重要水域进行测量,严防回淤造成水深变浅导致船舶搁浅险情事故发生,同时督促辖区的业主单位对码头前沿及附近相关水域的水深及时进行测量,确保船舶靠离泊安全;对辖区助导航设施、设备加强检查和维护,及时修复受损设施,提供可靠的航海保障。
优化部署,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台风来临前对辖区应急力量进行全面核查,进一步完善辖区搜救资源配置,优化应急待命点,确保应急人员、装备、物资落实到位。对于东海大桥、长江大桥和崇启大桥等跨海、跨江大桥,洋山及五好沟LNG码头、金山石化、东方储罐等众多危险化学品和油品码头,青草沙水源保护区等重点目标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应急力量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