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前”加强资格准入审核,通过走访调研并依企业申请,严格筛选出部分高资信企业开展试点,体现由企及物的理念;“事中”实行快速审核,优化通关流程,将入围企业进口商品的价格审核作业调整至货物放行以后,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事后”加强风险控制,关税部门定期对相关商品价格开展监控分析,各业务现场对相关进口企业定期开展后续核查,在“通得快”的基础上确保“管得住”。
自今年5月底审价后置作业模式试行以来,共有8家企业适用该模式,进口货物共计1.76万吨,征收税款4795万元,平均每票货物通关时间缩短1.4个小时,通关效率有效提升,企业反响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