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100天 呼和浩特海关审核报关单35000余票
呼和浩特海关       
    记者从呼和浩特海关了解到,4月26日-8月5日,呼和浩特海关启动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满百天,累计审核区域通关一体化报关单35048票,其中进口报关单13912票,占39.69%;出口报关单21136票,占60.31%。专业化审单6890票,占到报关单总数的19.66%。

    为落实国家区域协同发展战略,按照海关总署统一部署,呼和浩特、满洲里、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海关启动东北地区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形成覆盖内蒙古及黑龙江、吉林、辽宁四省区海关通关全流程的一体化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与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广东省、丝绸之路经济带共5个区域共同构筑全国通关一体化格局。 2015年4月26日零点,东北四省六海关成功完成区域通关电子系统切换并测试成功,东北地区区域通关一体化准备就绪。自2015年5月1日起,内蒙古所有外贸企业均都可以根据需要,自主选择在企业注册地、货物进出境地的任一海关办理进出口通关手续,申报、纳税、放行可一次性完成。据测算,每票货物可降低30%的物流成本,同时为企业节约了大量时间,以进口为例,过去需要人员跨省办理通关手续,至少需要2至3天时间,现在只要20分钟,即可办结全部通关手续,不含税货物则仅需20秒钟即可顺利通关。

    从7月1日起,京津冀、长江经济带、“泛珠”四省、丝绸之路经济带、东北地区五大区域内实施通关一体化改革的基础上,跨区块海关通关一体化区区联动正式启动,内蒙古自治区将跨出东北区域,实现与其他区块的通关一体化。跨区块海关通关一体化正式启动后,首先是取消“双属地”(区域通关“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属地申报,属地放行”)企业需向注册地海关申请并取得批准规定和企业信用等级限制,拓宽了企业适用范围;其次跨区域通关变得更为便捷,区域内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物流的实际需要,自主选择属地海关或口岸海关进行申报或查验等手续。

    呼和浩特海关按照通关一体化总体要求,一是同步推进各项配套改革。加强法制、关税征管、监管通关、企业稽查、缉私执法和海关统计等业务条线的配套改革,完善各项制度机制,重点建立完善适应区域通关一体化的信息共享、业务协调和执法协作机制。

    二是强化关际、关检合作。主动加强与牵头海关及区域内其他兄弟海关的联系配合,坚持步调一致,积极学习借鉴其他兄弟海关好的作法;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联检单位和企业的联系配合,争取各方对改革的理解与支持。积极推动内蒙关检之间签订了“三互”合作备忘录。打造关检无障碍通关通检协作模式,主动推出关检落实“三互”、“三个一”的实质性措施,进而推动口岸相关管理部门开展大通关建设。

    三是加强企业宣传。召开了呼和浩特海关新闻发布会,通报区域一体化的部署推进工作,面对面与媒体记者沟通,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地方十几家媒体参加,通过不同平面媒体、电视媒体、媒介对推进区域通关一体化政策和举措进行了广泛宣传,达到较好的效果。同时按照《海关总署关于开展东北地区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的公告》,各监管现场按规定张贴和上网公告,按照统一口径加强对外宣传。由关领导带队对辖区盟市和重点旗县开展政策宣讲,重点解读了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取得良好效果,此外还协助自治区商务厅开展外贸政策实务“ 千人大培训”。(关宣)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5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