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上海自贸区关检改革红利不断扩大
上海口岸联合会       

    2014年,整体搬迁至外高桥的自由贸易试验区,研发和办公面积扩大到近10000平方米,入驻上海自贸区一年多来,美药典标准研发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兵兵说,有四个字可以概括自贸区改革对美药典中华区业务的影响,那就是“事半功倍”。

    事半,进口研发用样品的通关时间缩短一半;功倍,2015财年“美药典”中华区实验室完成各类标准研发项目的总数是2014财年的两倍。

   “大设备”和“小样品”通关效率提升一倍

    美国药典委员会是一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标准制定机构,就在不久前,其“全球食品卓越中心”这一战略性项目落户上海自贸区,这是美药典第一次将某领域的全球中心设在海外,该中心将用于开展食品、保健品标准的研究和制定。

    促使美药典在入驻自贸区一年多后,就做出这项决定的因素之一是,海关和国检的自贸区贸易便利化新政,解决了美药典的“头疼事”。

    在以往,一些“小样品”就算是几克甚至几毫克,要从国外进入,都需要和进口销售类企业一样去进行复杂的注册手续。如今,美药典所需研发样品从总部到上海实验室的时间缩短了50%以上,从原先起码两周以上,到现在最快只需3天,保证一周内到达。

    因为针对小批量进出口化学试剂和样品,上海国检改变了过去“事先登记+口岸抽检”的传统监管模式,创新了“风险评估+事后监管”,对低风险化学试剂类产品以事后监管为主,口岸原则上不再实施查验。

    每年,美药典还需按投资计划采购大量仪器设备,种类相对固定,“如果每一批都要在查验平台做商检,非常复杂,耗时较长。”冯兵兵说,“上海国检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还度身定制个性化检验监管方案,大大提升了进口设备的运营效率。”

    海关方面,美药典作为“保税监管试点企业”,还享受到一整套覆盖通关各环节的便利举措。比如,进口高价值的设备和仪器,适用“先入区,后报关”,就能免去设备和仪器在浦东机场海关监管仓库高昂的仓储费用等。“目前,综合进口成本大幅下降,物流支出降低了25%,大幅提高了我司的物流效率。”冯兵兵表示。

    机场跑道“铺到”保税区

    美药典在华的快速发展,反映出的是上海自贸区一系列制度创新举措。

    以上海海关为例,通过流程改造和手续简化,自贸区从账册备案到核销企业操作环节由34项减为10项,减少70.6%;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进、出口平均通关时间分别较区外减少41.3%和36.8%。“统一备案清单”、“简化通关作业随附单证”在区内100%推广,通关效率成倍提升。

    上海国检则配套建立诚信管理措施,审批时限由原来的5个工作日缩短为3个工作日等。

    据上海海关加工贸易监管处处长张宏透露,当前上海自贸区正在加快推进建设空服中心,建设完成后,空运进口货物可在浦东机场、张江园区之间实现直接分拨和快速集拼。

   “相当于把机场的跑道延伸至外高桥保税区里边,飞机落地,货物按照海关相关规定,可直接运入到外高桥保税区以及相关企业中,直接提高货物的中转速度和运输速度,”张宏说,“外高桥保税区已经尝试了,在科创背景下,我们计划在张江设立空服中心,支持张江生物制药企业和科创企业的发展。”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5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