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举还要得益于自今年1月1日起满洲里海关对满洲里市区租赁厂房类加工贸易企业实行的库存征保业务改革。该项改革改变了以企业手册备案数量为依据的全额征保模式,推行根据企业库存材积征收保证金的库存征保模式,大幅解放了该类企业的流转资金,帮助企业走上提升技术、扩大产能的转型升级之路。
在满洲里市区租赁厂房从事加工贸易企业主要进口原木,再加工出口一次性木筷、雪糕棒等。此类企业可解决大量就业,门槛相对低,但存在资金短缺、规模较小、处于产业链价值曲线低端等“先天不足”。以往,满洲里海关根据现行加工贸易管理规定,按手册备案数量全额对租赁厂房类的加工贸易企业进行征保。为更好地扶持此类企业,该关推行了库存征保政策,即由企业自愿提出开展库存征保业务的申请,该关加贸管理部门对企业保税料件存量按月进行审核,以企业保税料件存量进行征保,此举释放了该类企业流动资金,助推其扩大生产、转型升级。
今年前三季度,满洲里市区共4家加工贸易企业向该关提出了库存征保申请。相关企业在此期间内备案进口料件数量为4.36万立方米,全额征保金额为556万人民币。上述企业进口料件总量为3.35万立方米,核算掉已出口成品数量,库存保税料件数量约为1.41万立方米,库存征保金额为170万人民币,为上述企业节省保证金386万人民币,节省比例为69.42%。该项政策实行后,取得了企业和社会的一致好评,也是该关对小微企业发展的一次实实在在的扶持。
为使企业全面了解和适用海关惠企政策,该关还通过政策宣讲、下发公告等形式,发布解读改革举措、目的,对加工贸易企业进行“一对一”政策宣传。
据满洲里海关工作人员介绍,为确保改革实施后加工贸易企业能够在海关管理下更加高效规范运作,该关不断加强运行监控,按月核对企业上报库存数量,按季度对企业库存开展一次实地摸底排查,并建立健全退出机制,核查结果两次及两次以上与实际不符的企业将不再享受海关相关优惠政策。改革过程中,该关还将收集企业对库存征保制度的意见和建议,在保证有效监管的前提下,优化库存征保制度,进一步扩大改革成效,帮助加工贸易借助改革效应提升发展空间。(姚舜、王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