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中国航海博物馆与中国救捞陈列馆共建救捞分馆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沪举行
上海口岸联合会       

    9月25日下午,中国航海博物馆和中国救捞陈列馆共建“中国航海博物馆救捞分馆”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举行。仪式由中国航海博物馆副馆长王煜主持,中国航海博物馆党委书记张东苏和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副局长张戎分别代表双方在协议书上签字。

    为了进一步弘扬航海文化,传播华夏文明,展示中国救捞为保障水上人命、环境和财产安全承担的使命、责任的共同目标,中国航海博物馆和中国救捞陈列馆决定利用各自的优势,按照“资源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中国航海博物馆救捞分馆,共同弘扬中国航海文化和救捞文化。

    中国救捞陈列馆隶属于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创建于2013年8月,是纪念中国救捞系统创建60周年而建成的重要主题纪念馆,展馆向世人展示了救捞事业60多年的艰苦创业、改革发展的奋斗历程,体现了救捞职工为了履行抢险救援职责、服务海洋经济建设而顽强拼搏、开拓创新的浩然正气,是一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上海打捞局局长洪冲代表救捞系统在致辞中表示,中国航海博物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航海文明,航海文明是救捞文化的根基,中国航海博物馆和救捞系统具有相融共生的文化理念。走向海洋、保护海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双方共同的梦想。建立救捞分馆,这是中国航海博物馆和中国救捞陈列馆开展的一项非常有意义并且是重要的合作,既丰富和延伸了中国航海博物馆的内涵和展示窗口,也推动了中国救捞陈列馆的发展。通过中国航海博物馆的平台,让世人更多的了解救捞职工为了肩负国家赋予的抢险打捞职责而履行的“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救捞精神。救捞分馆将在总馆的帮助和指导下,加强交流合作,注重科学管理,带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共同普及航海知识,弘扬中华民族灿烂的航海文明和救捞的优良传统,为推动海洋强国战略实施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航海博物馆徐祖远馆长在签约仪式作了讲话,回顾了2014年上海打捞局在南中国海圆满完成了我国首次300米饱和潜水作业,并向中国航海博物馆捐赠珍贵实物史料的壮举。徐祖远馆长指出,中国救捞陈列馆大厅的大型浮雕背景就是救捞职工践行的“冲得上去、救得下来,潜得下去,捞得上来”的真实写照。救捞系统是我国履行海上抢险打捞的国家唯一的专业救援队伍,长期担当着处置海上急难险重的任务,是我国维护海洋主权、保障海上安全的生力军。中国航海博物馆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博物馆,双方的合作把中国救捞文化与航海文化完美融合,这是一种新的方式、新的起点、新的亮点,必将更好地发挥双方的优势,服务社会、服务受众。在博物馆现代化的管理中,通过合作协商、深化研究、强化管理,创新探索全新渠道,也势必形成更强的社会效应和文化影响力,打造向社会公众传递正能量的文化平台。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5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