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韩、中澳协定内容,经过一定过渡期后,两个协定项下绝大多数货物最终将实现零关税。韩国和澳大利亚作为宁波市重要的贸易伙伴,伴随中韩、中澳自贸协定的生效,将进一步推动彼此间经贸往来;同时,也会对宁波市外贸经济产生影响。主要表现:
一、协定生效有助于宁波市外贸总额增长,但需同时警惕联动风险
据统计,2015年宁波市对韩国、澳大利亚进出口贸易总值分别达277.8亿元人民币(下同)和255.6亿元,分列宁波市第6和第7大贸易伙伴,与上年同期相比(下同)分别增长5.6%和下降7.4%。其中,对韩国、澳大利亚分别出口118.5亿元和123.1亿元,分别增长2.8%和增长4.1%,两者分列宁波市第7大和第6出口市场;自韩国、澳大利亚分别进口159.3亿元和132.5亿元,分别增长7.7%和下降16%,两者分列第5和第7大进口来源地。中韩、中澳自贸协定的生效,最直接的影响是双方能够享受对方的关税优惠,从而提高出口货物在对方市场的竞争优势。此外,中韩、中澳自贸协定的生效都将刺激宁波市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增长,甬韩、甬澳在经贸上的联系和合作将更广更深。但与此同时,在获利的同时,双方国内经济形势对彼此外贸形势的影响也会加大,需要更加密切关注韩国和澳大利亚国内经济动态,适时调整进出口战略,提高风险抵御能力。
二、协定生效有助于快速拓展韩澳市场,但需同时提升企业“用惠”意识和能力
2015年,宁波市对韩国、澳大利亚出口保持良好增势,主要出口商品为机电产品和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两者对韩、澳出口值分别为120.6亿元和66.2亿元,分别增长2.8%和4.1%。中韩、中澳自贸协定的生效有助于宁波出口企业快速拓展韩澳市场,提高产品竞争力,从而进一步释放过剩产能,扩大出口规模。但值得关注的是,对于中国目前已签署的14个自贸协定,涉及22个国家和地区,企业普遍缺乏“用惠”意识和能力。一方面,如果企业不懂得利用自贸协定条款,没有申请优惠原产地证书,便无法享受关税优惠;另一方面,如果企业对自贸协定的优惠政策的理解简单停留在减免关税层面,而不去挖掘对外投资、服务贸易等更宽领域,便无法深层次全面享受自贸协定带来的好处,如此自贸协定对外贸经济的利好影响将大打折扣。
三、协定生效有助于企业生产成本降低提高利润空间,但需防止出现进口依存度过高情况
由于关税减免,协定生效对原材料由韩国、澳大利亚贸易商供应的企业生产成本将有所下降,从而提高利润,增加终端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2015年,宁波市自韩国进口大量原材料,例如初级形状塑料39.8亿元,化工品如二甲苯32.3亿元、苯乙烯9.2亿元(增长1.2倍);自澳大利亚则大量进口铁矿砂和煤炭,分别进口89.8亿元和13.8亿元;此外,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量也较大,2015年宁波市自韩国进口高新技术产品17.4亿元,增长38.1%。企业在享受进口优惠的同时,需警惕因进口依存度过高所带来的生产因素不稳定和产品价格上涨的冲击。
四、协定生效有助于消费者享低价福利,但部分产业面临竞争挑战
2015年,宁波市自韩国进口食品1亿元,增长82.5%,进口美容化妆品及护肤品7524万元,激增63.8倍。自澳大利亚进口食品6.7亿元,增长20.7%。数据显示,从韩国和澳大利亚进口与百姓生活有关的产品数额较大,协定生效后,消费者可以用更低的价格购买到相关产品。然而,虽然中韩、中澳自贸协定的降税商品范围广泛,但降税过程较长,再加上降税与终端价格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故短期内的降价影响可能较为有限。
与此同时,一些来自韩、澳的优势产品价格低于国内,将会给国内该产业带来巨大冲击。2015年,宁波市自韩国和澳大利亚分别进口农产品1亿元和11亿元,分别增长81.3%和9.4%。虽然自贸协定中有涉及国别关税配额(如来自澳大利亚的棉花、羊毛和奶粉等)和农产品特殊保障措施,以对部分国内产业进行有限的保护,但随着年限增长,保护强度会越来越低,国内产业终究会面临与韩澳产品共同竞争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