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满洲里海关:找准供给侧改革发力点 全力促进外贸稳增长
满洲里海关       
    近日,满洲里海关关区工作会议顺利落幕。记者从会上获悉,“十二五”期间,满洲里海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总署重大决策部署,努力提升和优化监管效能,主动支持和服务地方发展,积极改进和完善内部管理,圆满完成了“十二五”时期各项任务。累计监管进出口货物8196万吨,货值1717.7亿元,累计实现税收入库 175.5亿元。

    面对去年较为严峻的外贸形势,满洲里海关出台多项促进外贸稳定增长措施。伴随着“三互”建设、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的稳步推进,以及“单一窗口”和通关“无纸化”的推广,目前满洲里关区通关全流程无纸化率已达97.61%,企业已经能够明显感受到改革释放的红利。据测算,区域通关一体化后,企业手续费用节约近50%,物流费用节约近25%,通关时间大大节省。同时,该关依托“大数据”技术,积极探索“互联网+”海关监管模式,充分运用现代风险管理和企业信用管理方式,大部分高资信企业的报关单无需经过分类通关人工分拣环节,直接由计算机自动判别审核放行,既保证了货物快速通关,节约企业成本,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积极推动“苏满欧”等中欧班列建设,仅2015年,满洲里海关就快速验放发往欧洲的货运班列542列,共45558个标准集装箱,货值18.69亿美元。去年3月,该关还协同各方积极推动满洲里综保区正式获批,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获批的综合保税区。目前,满洲里综保区已有签约入驻项目11个。下一步,该关将加强各方协调,争取更多支持,确保综保区尽快封关运营。该关服务地方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措施有效落地,将对推动内蒙古外向型经济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满洲里海关唐庆涛关长介绍,2016年,该关将在新常态下,把握好发力点,积极落实供给侧改革,立足实际,大力创新通关监管模式,促进口岸商贸物流环节减负增效;综合运用“保税+”等手段,深化区区联动、减负增效,支持重点产业和新兴业态发展;积极推动结构性减税政策调研,支持企业“走出去”;继续深化简政放权,降低外贸企业成本;重点推动“三互”大通关体系,实现口岸单位监管资源共享,打造一站式通关、加快“单一窗口”建设。同时,通过优化整合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大力创新通关监管体制,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通关环境,释放发展潜力,全面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努力达到地方党政满意、进出口企业满意的效果。(王钊/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5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