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决定将大麦、高粱、木薯和玉米酒糟纳入自动进口许可管理。随着针对粮食类商品进出口相关政策的实施,盲目扩大规模、重复建设的势头得到基本遏制,粮食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链向纵深发展,深加工将成为国家去库存化的主要流向。同时,粮食产品生产及进出口企业正经历着新一轮洗牌,内蒙古东部部分企业也面临着改革转型的艰难抉择。有鉴于此,满洲里海关因势利导,多举措提升辖区内粮食加工企业通关便利化水平,助力其做大做强。
目前,内蒙古东部的通辽梅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玉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分别申请得到15万吨、5万吨玉米加工贸易配额,主要加工产品苏氨酸、淀粉全部出口,副产品玉米皮、蛋白粉、胚芽在国内销售。满洲里海关为引导帮助企业做好加工贸易业务,深入企业开展政策法规宣讲,发放加工贸易政策告知书;“一帮一”与“手把手”帮助企业从业人员熟悉加工贸易手册设立、变更、核销流程;针对副产品内销采取集中纳税方式,大力支持企业内销便利化。截至目前,相关企业玉米加工出口核销率达92.7%,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
据悉,在满洲里海关和地方各级政府共同努力下,1季度,满洲里关区(含呼伦贝尔市、通辽市、赤峰市、兴安盟)实现贸易值69.5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9%,较同期全国水平高14.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3.3亿元,增长32.6%,增势显著,进口46.2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从商品结构上看,水果和生命科学技术为主要出口种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增势迅猛;进口仍以资源性产品为主,粮食进口涨幅创历史新高。(鲁焕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