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天津与内地合作建设无水港25个,分布在我国9个省区市,形成了直接服务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京冀“2+8”无水港布局,基本形成了服务于“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重点城市节点布局。
近年来,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突出发展特色,天津口岸与各内陆无水港运营单位将完善无水港功能、提高无水港运营质量作为无水港建设发展的重点方向。目前,北京平谷、河北保定、河北衡水和内蒙古巴彦淖尔无水港取得了各具特色的扩能升级成果:北京平谷无水港获批国家二类口岸和肉类进口指定口岸,初步建成冷链物流特色口岸;保定无水港引进50余家物流企业进驻经营,无水港运营量快速增长;衡水无水港在提供传统物流服务的基础上,建设“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为当地进出口企业提供金融、退税、保理等金融服务,打造“无水港+外贸综合服务平台”运营模式;巴彦淖尔无水港以亚欧大陆桥为依托,实现海铁联运与陆桥汽运两种口岸物流模式双运转。
天津口岸各部门积极创新口岸监管服务模式,为无水港营造更加便捷的通关环境。天津海关以完善海关内部协作、互认共享等机制入手,推动创新无水港监管物流服务模式,实现了“京津冀通关一体化”、全国海关“区区联动”,进一步提高无水港通关效率。天津检验检疫局会同京冀两地检验检疫机构在京津冀区域内全面实施“两直”(出口直放、进口直通)通关模式,天津东疆检验检疫局大力服务自贸试验区建设,将按规定可以转检、目的地为无水港的进口商品,全部转检至内陆无水港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无水港出口货物由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出具证书,集装箱施封后到天津港直接装船出口。市口岸办会同天津口岸查验部门完善天津港与无水港间在途运输监管模式,推动与内陆口岸通关协作;与口岸查验部门、相关行业协会联合举办了政策宣讲会,向京津冀百余家企业宣讲区域通关一体化通关模式和操作程序,帮助企业能够及时掌握和用好口岸监管政策,降低进出口成本,提升天津口岸贸易便利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