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燕,女, 1986年9月参加工作,1988年4月入党,现担任天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五队队长,三级警督。
入警以来,无论是普通检查员还是担任队领导,陈春燕都始终把工作当作自己的份内事,把集体当作自己的家,把同志当作自己的亲人,用突出的工作成绩回报党和人民。1998年,她被公安部四局、六局授予全国边检系统“树新风”先进个人称号;2003年,她被省直妇工委评为“省直机关优秀基层妇女工作者”;她先后3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2007年,她光荣地当选广东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
爱岗敬业 勇挑重担
2003年3月,由于工作的需要,上级决定重组天河站五队,由清一色的女民警组成全国出入境边防检查系统首支“边检娘子军”,并且任命工作表现突出的陈春燕为五队队长。五队刚重组的时候,有的女同志心存疑虑,担心在“女人国”里处理不好关系。如何让新成立的队伍继续焕发出无穷的生命力?陈春燕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面对压力,她没有退缩,而是积极想办法应对,调整心态理清思路,放开了胆子,有条件上,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上。凭着顽强拼搏的工作作风、良好的业务基础和丰富的工作经验,陈春燕很快进入了角色。
作为“边检娘子军”的创业领头人,陈春燕首先在思想政治工作这个领域里打好主动战,把了解民警基本情况、掌握民警的思想脉搏作为开展工作的“本钱”。她抓住点滴时间深入民警中,一有机会就跟民警谈心,认真了解每一个人的性格特点,不到一个月,就基本掌握了全队民警的思想状态及家庭情况。她真正做民警的知心人,只要一发现问题,思想工作就及时跟上。一位女民警刚从其他队调到五队,一时之间未能适应,情绪比较低落,陈春燕看在眼里,多次找她谈心,引导她正确对待组织安排,并且发动队里的民警关心她,对她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工作中设法创造机会发挥她的特长。很快,该民警就恢复了乐观的天性,并充分发挥业务骨干的作用。
在大家的眼里,陈春燕不仅是一个好队长,更是一位好姐妹。作为天河站妇女小组的组长,她在做好民警思想工作的同时,还十分关心队里民警的业余生活,经常组织爬山、乒乓球、羽毛球、唱歌等文体活动,活跃民警的文化生活,大大增强了全队民警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队里哪个同志病了,她都会亲自带领支委前往探望,嘘寒问暖,在精神上给予安慰。哪个姐妹过生日,队里就买上生日蛋糕替她庆祝,为她唱生日歌祝福。她们的待勤室在休息的时候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其他队的女同志都羡慕地要求调到五队。
身先士卒 乐于奉献
如果说陈春燕有什么不太寻常的地方,应该算是她有着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和事业心,不管遇到什么情况,她首先想到的总是工作。
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工作中,陈春燕作为站处理突发事件小组成员,工作十分繁忙。 “疫情就是命令,我们责无旁贷。”这是陈春燕发自肺腑的最朴素真实的话语。就在那时,老家的父亲突然患上重病,生命危在旦夕,医院连续三次向病人家属发出了病危通知单。没有了陈春燕这根主心骨,家人急得不知所措,接连打电话、发电报催促陈春燕回家。病入膏肓的老父亲思女心切,也多次要求无论如何要再见一面孝顺女儿。陈春燕心急如焚,可是一想到队里的工作,陈春燕只好默默地把这份苦楚埋在心底,自始至终没有向外透露,只是在空闲时间电话询问父亲的病情,并让家人转告父亲很快就回去。这是陈春燕第一次对父亲撒谎,而且是在父亲最需要关爱的时候,这份感情之债,陈春燕说她这一辈子也偿还不了。就这样,陈春燕继续和她的姐妹们奋战在执勤一线,就在她忘我工作的时候,她的父亲已带着没有见到女儿最后一面的遗憾,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2003年8月初,根据国务院的有关指示精神,上级决定从9月1日起由天河边检站临时担负京九、沪九直通列车的出入境边防检查任务一个月。在行进的列车上实施边防检查,这在中国的边检史上还是头一回,时间紧,操作难,风险大,责任重。天河站党委决定以五队民警为主体,从各队抽调业务骨干,成立临时车检大队。接到跟车检查的任务时,陈春燕正与放暑假的小孩在河南开封。一接到站里的电话,她马上坐飞机赶回广州,回到工作岗位上。一连几天她马不停蹄地研究落实各种跟车检查工作方案,因过度疲惫终于病倒了,但她没有时间去医院治疗,只是草率地吞服几片消炎药,又继续带领全队民警投入到工作中。在随车检查工作中,陈春燕总是教育民警要急旅客之所急,想旅客之所想,努力为旅客排忧解难。在陈春燕的带领下,五队圆满完成了随车检查任务,荣立了集体三等功。
勤奋好学 积极进取
陈春燕有一个习惯:即随身携带笔记本,随时随地将工作中发现或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上级出台的新规定、业务文件资料记录下来,并充分利用执勤间隙和业余时间温习、消化;每当发现了伪假证件,她总是一遍遍地揣摩、观察,不厌其烦地反复甄别;每当获知有假证照方面的新信息,她总是认真了解分析,及时准确掌握口岸偷引渡活动的动向、手段和规律。在长期工作实践中,陈春燕还深深体会到知识面的重要性,她用心努力地学习外语,掌握有关国家风土人情习俗。2000年她参加了中山大学成人高等教育专科升本科法学专业学习班,每个星期风雨不改,利用周末和晚上的时间到中山大学上课,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她顺利拿到了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陈春燕不忘抓好队伍的学习培训工作。她和支部一班人以公安部正在进行的“三基”工程为依托,认真研究培训重点和计划,充分发挥队里大学生民警的专业特长,自主编写了边检业务、英语口语、世界人文地理等教材,并邀请专家学者开设沟通技巧与职业礼仪专题讲座,想方设法开展业务培训。她还在队里积极组织开展“业务执勤标兵”、“文明执勤标兵”、“文化学习标兵”等评选活动,充分调动全队民警的积极性,使全队上下人人当先进,人人当能手蔚然成风,不论是在边检战斗多年的老同志,还是加入警队不久的大学生,都具备了过硬的业务本领,建立了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业务尖子队伍。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陈春燕所带领的天河站五队凭着精湛的业务水平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一次次让企图非法出境的不法分子在国门前止步,铸就了让偷渡分子不可逾越的钢铁国门,在三尺验证台上屡建新功。2003年以来,五队共查获偷渡人员32人、查获网上追逃人员9人、发现和处理各类手续不符的违法违规人员3639人次。2003年-2006年,五队连续四年被公安部六局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支部”;2005年1月被公安部政治部评为“全国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先进集体”;2005年3月被广东省总工会授予“南粤女职工文明岗”称号; 2005年12月,被总站记集体三等功一次;2006年3月,被省直妇工委评为“广东省三八红旗集体”;2006年2月,被公安部六局评为“文明窗口单位”;2007年3月,被省直属机关排头兵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评为“部门排头兵”。
在成绩和荣誉面前,陈春燕恰如成熟饱满的稻穗,愈丰满愈低头,她以一名优秀警官的标准要求自己,时刻准备着,为崇高的边防检查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