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广西口岸进出口货运量1.02亿吨,进出口货物值555.3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同比)基本持平。出入境人员数量1071万人次,同比增长5.54%。
广西边民互市贸易进出口货运量430.3万吨,同比增长49.2%;进出口货物值52.65亿美元,同比增长40.8%,实际参与边民互市人数476万人次,同比增长41.9%。
口岸开放成效显著
2015年,在各查验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口岸开放的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一是爱店口岸升格获国务院批复同意。口岸性质为双边性常年开放公路客货运输口岸。二是北海港口岸扩大开放至石步岭港区、铁山港区和涠洲岛港区获国务院批复同意。三是梧州港口岸扩大开放至赤水作业区获国务院批复同意。四是东兴口岸、友谊关口岸、水口口岸、防城港口岸、峒中口岸、硕龙口岸扩大开放(升格)审理程序正在稳步推进。五是平孟口岸通过国家验收并即将正式开通。六是水口、龙邦互市区获自治区政府批复设立。七是钦州保税港区和百色龙邦口岸设立进境水果指定口岸、北海港口岸设立进境肉牛(屠宰用)试点口岸已向国家质检总局提出立项申请。
2015年是广西口岸事业发展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今年以来,广西口岸提前谋划“十三五”口岸及互市点的顶层设计工作。一是牵头编制的《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广西口岸工作的若干意见》已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名义印发。二是牵头编制的《广西口岸开放和发展“十三五”规划》已通过专家组评审。三是代自治区人民政府拟订《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报送广西“十三五”口岸发展规划有关情况的函(代拟稿)》,报送海关总署。四是编制完成《广西边民互市贸易点(区)发展规划》。五是编写完成《广西口岸大典》。
口岸建设出成绩
2015年,广西口岸办积极跟进口岸及边民互市点建设资金落实和建设项目进展情况,加快口岸及边民互市点基础设施建设。落实2015年国家一类口岸建设补助资金4035万元,安排建设项目4个。落实2015年“兴边富民”口岸建设资金8400万元,安排建设项目21个。重点推进今年国务院新批准开放或扩大开放口岸的基础设施建设,做好爱店口岸升格、北海港口岸扩大开放、梧州港口岸扩大开放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开放验收前的相关准备工作。
圆满完成“单一窗口”一期建设任务,正在加快广西电子口岸公共信息平台建设。自治区政府已批复广西“单一窗口”总体建设方案和项目建设资金。目标是用三年左右时间完成广西“单一窗口”建设。其中一期目标是在2015年底在海港口岸上线应用货物一次申报和船舶联检核放两个应用系统,进一步优化口岸监管执法流程和通关流程。2015年12月30日,广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正式启动,成为西部地区最早启动、最先建成“单一窗口”的省份,也是全国首个船舶申报环节直接与边检系统对接的省份、全国首个“单一窗口”申报环节整合集成集装箱物流数据的省份。
为适应“三互”大通关改革的新要求,2015年7月,广西口岸办牵头拟订了《广西电子口岸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方案》,根据《方案》,广西电子口岸在原有建设基础上将进一步提升和完善,在系统开发、运行维护等方面充分遵循“共建、共管、共享”原则,将广西电子口岸打造成为数据共享和交换的公共信息平台,支撑“三互”合作与“单一窗口”建设。给合推进“单一窗口”建设,目前,已逐步将电子口岸设备托管至中国电信广西分公司机房,为下一步实现“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和查验部门参与”的运维机制打下了坚实基础。
通关便利化模式有创新
根据中越双方在《中越陆地边境口岸联合调研备忘录》规定,2015年7月1日起开始执行中越友谊关-友谊、东兴-芒街口岸新的通关时间,即友谊关-友谊口岸人员通关时间从北京时间08:00~20:00调整为08:00~21:00;货物通关时间从北京时间08:00~17:30调整为08:00~19:00。东兴-芒街口岸人员通关时间从北京时间08:00~20:00调整为08:00~21:00;货物通关时间仍保持现行的北京时间08:00~20:00。口岸查验部门加强协同合作,落实执行新的通关时间,东兴和友谊关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明显改善,得到贸易企业和出入境旅客一致好评。
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广西率先提出了与东盟国家“两国一检”通关便利化合作的构想,完成《中国―东盟“两国一检”通关便利化合作先行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利用广西与越南陆海相连的地缘优势和中马“两国双园”便利条件,通过多种形式推动中方与越南和马来西来口岸查验部门间的合作,协商研究便利通关模式,得到越南和马来西亚有关方面的积极响应。2015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中越双边合作指导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两国一检”列入会议议题并写入备忘录。10月,中越陆地边境口岸管理合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已将在友谊关-友谊口岸探索开展新型便利化通关模式可行性研究明确写入备忘录。
2015年,中越口岸国际合作工作不断加强,合作成果丰硕。广西口岸代表团与越南高平省、广宁省和谅山省口岸工作委员会先后举办双边性口岸工作座谈会。中越双方代表团均共同签署了《会谈纪要》,达成了重要共识。一是双方同意建立常态性定期会谈机制,每半年定期轮流主办会议。二是双方同意共同推进硕龙―里板口岸、爱店-峙马口岸、友谊关-友谊口岸等重点口岸扩大开放及建设工作。三是双方同意共同推进那花-那讷、那呼-锅沙、板烂-板质互市通道开放及建设工作。四是分别与高平省、谅山两省协商平孟-朔江口岸、爱店-峙马口岸开通仪式事项。
部门协同合作提高通关效率
南宁海关与广西检验检疫局联合成立“三个一”改革推进小组,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关检合作“三个一”改革工作的通知》,同时开展联合调研、联合实施,深化信息技术与执法流程优化合作,积极推进口岸通关便利化。广西海事局与广西检验检疫局签署《推进建立协作机制新常态合作备忘录》,在口岸基础设施、电子口岸公共信息平台、疫情防控、危险货物联合监管、联合执法稽查等方面加强合作,不断提高广西水运口岸监管水平和工作效率。南宁海关于2015年10月底前完成统一版“一次申报”系统的全面切换。广西检验检疫局先后与广东、江西、湖南等直属检验检疫局以及泛珠“四省七局”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广西公安边防总队以边检信息化为依托,积极推进应用海港边检勤务综合指挥系统,进一步提高了通关效率。
口岸宣传结硕果
高度重视口岸宣传,多角度、全方位展示广西口岸发展成果,提升口岸地位和社会认知度;被中国口岸协会评为2014年度全国口岸信息工作先进集体二等奖。2015年共投稿、发表63篇稿件,并向自治区政府提供新闻发布会新闻通稿。积极做好重点口岸宣传报道工作。组织国际商报、广西日报、广西电视台、广西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实地采访友谊关口岸、凭祥市边境贸易货物物流中心和浦寨、弄怀边民互市贸易区,深入报道广西口岸开放建设和通关改革情况。承办的中国口岸协会2015年信息工作研讨会在南宁成功举办。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12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得到了领导和全体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机遇与挑战并存
新常态给广西口岸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口岸发展的利好政策。二是中越两国共同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为中越口岸合作注入了新内容,特别是《关于合作保护和开发德天(板约)瀑布旅游资源的协定》的签署为广西加快沿边开放开发指明了方向。三是自治区领导高度重视口岸发展。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自治区主席陈武、副主席张晓钦多次到边境口岸调研指导,谋划提出了一系列口岸开放、改革和协调管理的创新措施。四是口岸查验部门协作配合空前紧密、工作思路和方法不断创新,很多思路和做法均走在全国前列。
然而,挑战与机遇并存。广西口岸办清醒地认识到,与发达省份相比,广西口岸还存在口岸规划与开放不尽合理、口岸基础及配套设施相对落后、查验人员编制严重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新机遇新挑战给新时期的口岸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为了牢牢把握新机遇、沉着应对挑战,2016年口岸办将继续深入推进口岸对外开放,不断完善重点口岸基础设施,其中包括“单一口岸”和物流联动系统的二期建设,广西电子口岸空港物流服务平台和贵港电子口岸项目的建设。深度促进广西与越南北方3省口岸合作,科学谋划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创新发展,积极促进沿边经济带发展,全力办好全区口岸工作联席会议,深入研究口岸发展政策措施,全面提升口岸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