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连云港港大发展,提升船舶进出港口效率
连云港海事局发挥口岸检查联席会议牵头单位的作用,充分运用“互联网+”理念,创新服务举措,在组织建设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口岸网上办理系统的基础上,结合申报办理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不断对口岸“单一窗口”电子平台进行优化,打造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口岸手续办理系统的“升级版”。“升级版”的网上办理系统,程序简捷,运行便利,极大地方便了国际航行船舶网上办理工作,降低了工作营运成本,提高了通关效率,也使得连云港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几个网上办理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口岸的港口之一。同时也为其他工作的“互联网+”实践提供了可借鉴成功经验,为达到查验单位共同提出的建设“便利、高效、经济、安全”的港口这一目标提供了技术保障。
为了满足港口生产需要,保障港口吞吐上量,连云港海事局针对超大型船舶、客货班轮、集装箱班轮量身制定了专项检查方案。为超大型船舶提供优先安排锚地锚位、优先安排使用航道进出、优先办理进出港手续的“三优先”服务,保证超大型、载重数十万吨的船舶乘潮水进得来、出得去。客货班轮、集装箱班轮开通专属“绿色通道”,批量办理,准确高效,准时进港出港两不误。连云港海事局还将核准船舶进出港计划由每天两次审批改为随报随批。应港口生产需求,根据通航环境、水文气象条件变化,适时放宽直至取消船舶进出港的夜间航行限制,只要通航条件许可,就及时组织船舶进出港。
着眼港航企业所需,深化简政放权举措
连云港海事局在简政放权方面一直是先行军。2012年全市行政机关“三集中四到位”工作期间,连云港海事局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自加压力主动作为,协调内外部业务审批衔接,及时入驻国际航运中心,开了好头,作出了榜样。在工作实践中,连云港海事局不断加强和完善窗口服务管理和执法人员管理,全力打造我市海事优质投资发展软环境。2016年以来,连云港海事局积极履行海事管理要求,取消了船舶证明签证费、船舶安全检查复查费、船舶港务费、特种船舶和水上水下工程护航费等十余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切实减轻港航企业负担。同时连云港海事局在船舶融资平台搭建、政策服务支持等方面,积极帮助和扶持市港航企业,特别是灌河两岸的造船业发展,主动走访,加强联系,做好服务,营造良好的航运发展环境,积极帮扶渡难关。
对于到港的海洋运输船舶,连云港海事局实施海事执法人员登轮报告制,由职能部门根据船舶状况和载运货物类别合理有序安排船舶检查项目,减少执法人员登轮频次,除危险品船和客船外,安全检查和现场巡查检查不重复登轮,对于集装箱班轮,无明显依据不登轮实施现场检查,仅保留必要的安全检查,避免对到港船舶生产作业产生影响。连云港海事局时刻以自己专业、高效的实际行动确保有效完成海事监管职能,确保国际公约及国内管理规定的具体要求在船舶安全航行、船员适任和防治海洋污染方面能够得到有效履行,确保连云港港口水上交通安全和形势稳定。
着眼提升港口经济建设,出实招倾力服务保障
为更好地服务港、产、城发展,连云港海事局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目前,连云港海事局完成了VTS改扩建工程,充分利用VTS、AIS、GIS、CCTV和VHF,更新执法手段,全方位监控到港的锚泊船舶和靠离泊船舶,实现对两翼港区监控的全覆盖。为了解港航企业所需,连云港海事局主动走访大型航运企业,支持港口和航运企业开辟新航线和布局新项目,帮助本地港航企业做大做强,在船舶抵押融资、航运公司管理等方面给予政策便利和专业指导。为支持连云港市船员服务机构做大劳务市场,连云港海事局加密船员适任考试频次,船员计算机终端考试由每季度一次调整为每月一次。
连云港海事局跟踪港口建设动态,提前介入,主动服务,积极参与水上重点工程的前期工作,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避免企业在码头建设审批程序上走弯路。全力支持港口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确保生产和建设“两不误”,努力保障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徐圩港码头项目、赣榆港防波堤二期工程施工安全。为了建立良好的港口、锚地水域通航安全环境,连云港海事局牵头海关、国检、边检共同建立口岸查验单位锚地联合巡航执法工作机制,以制度的形式对口岸查验单位海上执法力量进行了整合,确定了联合执法的工作方法和要求,有力维护了海上通航安全环境,同时也有力打击了物品走私、逃避检疫、海洋污染等违法行为。
当前,国家发布了《中哈“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对接合作规划》,面对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新形势、新要求,连云港口岸的全面开放和快速发展迫在眉睫。连云港海事局将认真落实上级工作部署要求,坚持求真务实,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协同意识,充分运用“互联网+”理念,积极开拓进取,创新服务举措,进一步深化口岸单位交流合作,共同推进电子口岸建设,努力提升公共服务创新和服务资源整合的大通关便利化水平,优化口岸通关环境,增强“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口岸工作的活力和凝聚力,为连云港市开放型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摘自 连云港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