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发挥政策优势,为海南外贸发展建言献策。针对海南外贸出现的“新常态”,组织海关业务专家集中梳理海关通关监管、税收征管、企业信用等级管理、加工贸易、特殊监管区域和保税监管场所、减免税等6个方面的优惠政策,做好政策宣讲宣传工作,帮助企业和有关地市、部门用足用好政策。
二是深化海关通关改革,助推海南外贸进入“快车道”。5月1日起,海口海关全面融入泛珠“四省”海关一体化改革,打破传统的地域和关区界限,形成“一中心、四平台”,执行统一的海关管理制度、操作规范、业务流程和执法标准,为海南企业带来提速通关、加快物流、降低经营成本的“政策红利”。推进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加大电子支付推广、报关单随附单证“瘦身”等工作力度。深化关检合作“三个一”,适时推进“一站式作业”,探索推行“联合查验、一次放行”等通关新模式,逐步由“串联执法”转为“并联执法”。推进大通关协作机制,以海南电子口岸为基础,按照海南口岸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要求按时建成。
三是创新海关工作思路,扩大离岛免税政策效应。针对设置岛内居民离岛免税购物机场寄存点和开展离岛免税局域网购物试点两项重点任务,海口海关制定实施方案,组织业务骨干规划设计相关监管流程,制定海关监管办法等政策法规,同步开展离岛免税信息化监管系统升级改造。目前“离岛寄存、返岛提取”购物提货模式已于4月30日在海口美兰机场试点正式启用。
四是完善海关监管服务,助推海南外贸新业态发展。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政策优势,加快复制推广自贸区海关监管创新制度,积极推动海南省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开展钻石展示交易、跨境电子商务、飞机融资租赁、期货保税交割等新型业务尽快落地。全力推动海口港区汽车整车进口口岸政策获批,主动指导加快整车进口口岸建设,会同相关部门完成预验收工作。支持海南创建“全国邮轮旅游发展试验区”和开通“公海游”,探索邮轮“多港挂靠”监管模式和简化监管模式,完善综合性邮轮监管办法。推动探索设立适应国家海洋发展战略、满足南海开发所需的海洋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积极协调海关总署支持推进洋浦保税仓储成品油开展国际转口业务,支持海南以洋浦开发区和东方工业园为主要载体,打造南海油气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支持海南港口企业参与环北部湾港口竞合发展,打造对接华南和西南、面向东盟的进出口物流大平台。
五是促进对外贸易便利化,打造海南外贸发展新环境。落实区域协定税收优惠政策,简化优惠贸易协定项下进口货物的海关通关程序,支持海南全面融入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大力支持博鳌乐城医疗旅游先行区、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等重点产业园区建设,支持洋浦打造面向东南亚的石油化工产品出口加工基地和国际能源交易中心。落实促进海南外贸稳定增长各项措施,支持海航、海矿、农垦等大企业“走出去”联手开拓国外市场,加强对小微型外贸企业的扶持力度,支持培育海南特色优势产业进出口。
六是加强口岸建设,促进海南与周边国家地区互联互通。围绕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外贸产业结构升级、服务“一带一路”战略等需要,配合海关总署探索推行口岸分级管理,推动海南优化口岸整体布局,规范口岸监管场所建设。支持海口港整车进口口岸、博鳌机场等口岸的建设开放,支持海南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重点旅游城市间增开国际空运航线,促进与沿线国家的旅游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