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福州海关七举措口岸通关再“提速”
      
  今年,福州海关不断深化通关业务改革,通过创新通关监管模式、税费支付模式和物流监管模式,大大提高了通关效率。就近报关口岸验收
    
    根据关区内存在的沿海口岸与内陆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特点,福州海关提出“就近报关、口岸验收”的通关新模式,并从今年12月1日起正式实行。
    
    据福州海关有关负责人介绍,“就近报关、口岸验收”通关模式是福州海关今年重点推出的一大通关改革措施,在福清江阴港实行以来得到了企业的普遍欢迎,尤其是三明、南平、武夷山等内地山区企业。以往这些企业从江阴港进出口货物必须长途跋涉前往福清报关,新通关模式实行后,他们可以自主选择离企业较近的海关申报,待通关手续办妥,再到江阴码头办理进口提货或出口装船,大大节省了企业的人力、物力。
    
    通关时间的节省,也带动了江阴港物流周转速度的加快,从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货物从江阴港进出,企业获益的同时也促进了这一新兴深水良港的发展。对海关自身而言,“就近报关、口岸验收”的通关模式可以整合监管资源,提高海关监管效能,为地方经济发展构筑更加高速便捷的物流平台。网上缴税联网监管
    
    为了充分利用信息通道,方便企业,福州海关积极推广“网上税费支付”。这一新型的海关税费交纳方式实行后,通关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的电子口岸平台,在企业的用户终端上缴纳相关税费,从而改变了传统的通关企业到海关柜台交款的税费支付方式,具有高效、快捷、安全的特点。自今年6月成功划拨第一笔网上付税款项以来,海关已与83家企业签订了《网上税费支付协议书》,网上付税总金额达2200多万元。特别是9月份以来,每月网上付税额平均以70%的速度递增。
    
    福州海关还实行“联网监管”,为联网企业建立相应的电子账册,取代加工贸易纸质《登记手册》。实行“联网监管”后,企业办理海关业务时即可用一本电子账册取代以往数十本纸质手册,解决了企业账册周转“卡壳”和手续繁琐等问题。目前,福州关区已经有10家大型企业实行“联网监管”。今年1至10月份,10家联网企业的进出口业务量为59.93亿美元,占关区加工贸易同期进出口总量的60.47%。
    
    为优化通关环境,福州海关还启用“12341”查验管理方式,依托一个自主开发的信息管理平台,使用“查验货柜查询系统”和“查验管理系统”两种配合方法。此做法受到海关总署监管司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将作为创新查验机制的典范编入海关业务培训教材。
    
    铁海联运“四时”服务
    
    为进一步促进“山海协作”,加强我省内陆县市口岸大通关建设,福州海关积极探索山区、沿海之间现代物流监管模式,利用鹰厦铁路,建立“铁海联运”通关新模式,促进山区资源走向国际市场。
    
    同时,为不断提高通关效率,福州海关在通关监管的各业务环节全面开展“限时服务”、“延时服务”、“加时服务”、“随时服务”等“四时”通关服务。这些服务实施后,进口报关单的挂起率由上半年月平均2.43%降为0.23%,退单率由1.24%降为0.22%,进口报关单通关从接单到放行时间由1.37天降为1.02天。此外,他们还改革进口空箱查验制度,提高集装箱监管效能。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将过去百分之百查验改为按比例抽查,降低了空箱查验率和抽查布控比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空箱周转速度明显加快,日均出港量与以前相比增加了近20%;青洲港区吞吐能力进一步增强,外贸吞吐量由去年的53万标箱提升到60多万标箱。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5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