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总结今年 谋划明年 把大通关工作向前推进一步
      

福建省口岸大通关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陈松青

(2004.12.24)

  今天,我们在福清市召开省口岸大通关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会议,这是2004年召开的第三次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一是各成员单位汇报2004年口岸大通关工作情况,特别是对全省口岸大通关调研报告中反映的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二是通报省物价局和省纠风办关于全省口岸大通关系统收费专项检查情况;三是研究2005年口岸大通关工作。遵照省政府分管领导的指示精神,还请了福、厦关区查验主管部门的分管领导来参加会议。下面我简要向大家汇报一下2004年来省口岸大通关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的总体情况和明年的工作打算。
    一、2004年省口岸大通关办公室工作情况
    1、抓已出台的大通关措施的落实
    根据2004年2月3日省口岸大通关协调小组全体成员会议提出的今年大通关工作重点,上半年组织开展对全省开放口岸和口岸查验、生产、中介服务等部门以及口岸所在地政府贯彻落实《福建省进一步提高口岸通关效率的具体措施》和《补充措施》的情况开展专题调研。对这次大通关调研工作,省政府非常重视,4月27日省长办公会议专门听取准备工作的汇报。时任省委代书记、省长卢展工提出“要通过调研,总结成功经验,查找不足,研究提出改进措施,积极探索、创新大通关建设的有效机制,推动我省对外开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4月28日,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全省口岸大通关调研活动的通知》,5月9日至26日,组织3个调研组分别对9个设区市,11个海空港一类口岸,南平、三明陆运口岸及福、厦关区查验主管单位开展大通关工作情况进行实地调研。6月17日,叶双瑜副省长主持召开省政府专题会议,听取三个调研组的调研情况汇报,研究进一步推进口岸大通关建设有关问题,要求省大通关办公室对调研中反映的存在问题要一抓到底。7月12日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口岸海防办关于全省口岸大通关情况调研报告》,各设区市政府,福、厦关区口岸查验主管单位按照省政府要求,对调研中反映的问题和建议逐条对照检查,认真研究,提出整改落实措施。为配合调研工作,在调研之前,我们还做了三件事,一是设计编印了四个版本的调查问卷3000多份,下发大通关相关单位和社会各界,回收率达90%以上,较全面、客观地了解口岸大通关情况和进出口企业的要求。二是编印《福建省口岸大通关工作资料汇编》,作为调研组学习资料和开展调研检查的依据。三是组织福建日报、省电台、省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开展“福建口岸大通关记者行”活动,从不同层面了解和反映大通关的实际情况。这次调研是我省2002年开展口岸大通关建设以来的一次比较全面、比较系统的调研和检查,取得了较大成效,达到了总结经验、交流举措、发现差距、研究问题、推动工作的目的,对全省口岸大通关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年的大通关调研解决了一些企业长期反映、口岸自身感到但又没做的问题和困难,大通关调研找到了对工作有推动、对企业有帮助,对我们口岸部门有促进、有压力的路子,通过调研抓好措施的落实这个抓手,解决了机制的创新突破,通过今年大通关调研,企业反映意见少了。
    2、抓全省口岸大通关电子信息平台建设
    2004年,我们积极贯彻省政府关于省大通关口岸电子信息平台建设专题会议纪要精神,在上半年赴宁波、广州、深圳等口岸考察的基础上,着手福州平台建设,同时整合以厦门口岸物流平台为基础的厦门平台。9月16日,召开各设区市口岸海防办主任会议,确定采取平台建设业主与经营业主相分离的方式推动省平台建设。9月22日,组织符合初审条件的厦门电子商务中心等4家单位召开项目建设业主推介会,公布平台建设方案要求与项目建设业主评议方案。11月9日,会同省外经贸厅、省数字福建办组织召开确定省大通关口岸电子信息平台建设业主评审会,12月8日,经省政府专题会议研究,初步确定了省平台项目建设业主。
    3、抓口岸中介企业整顿规范工作
    在2004年上半年的大通关调研中,我们发现口岸中介企业在代理服务中,切实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根据年初省口岸大通关协调小组全体成员会议精神,将整顿规范口岸中介企业作为今年第四季度工作的重点,牵头做好全省口岸中介企业的整顿规范工作。8月31日,召开了全省口岸中介企业行业主管单位,行业协会和各设区市口岸海防办领导会议,研究部署全省口岸中介企业整顿规范工作,决定从9月-11月对全省口岸中介企业进行整顿规范,各中介企业行业主管部门、各设区市口岸海防办基本能按要求开展对中介企业的整顿规范工作。厦门海关对报关行的整顿规范工作非常重视,周卓为关长批示:“报关行报关员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通关效率和海关的形象,各单位务必高度重视”。关内各部门积极配合,工作相当出色。
    4、抓全省铁海联运大通关工作
    2004年7月,三明与厦门开展国际集装箱铁海联运,加快山区与沿海对接的步伐,相关查验部门对这项工作的开展给予很大支持,采取了一些灵活的措施和做法,促进了这项工作的开展。2004年7月份三明市通过铁海联运的集装箱出口仅60个标箱,11月份出口已达116个标箱,货流量增长了近1倍。铁海联运大通关具有的高效、便捷、安全、价廉、量大的优点逐渐显现,企业得到了实惠。我们为适应当前加强山海协作,扩大口岸腹地,服务外经贸形势发展的需要,积极总结推广三明―厦门铁海联运大通关工作做法。经过调研,研定了《福建省关于开展铁海联运大通关,促进外贸转关运输的若干意见》,并广泛征求省内查验主管部门和港务铁路等部门的意见。12月14―15日,召开了全省铁海联运大通关三明现场会,交流总结了厦门、三明近年来开展的铁海联运大通关情况,达到了总结、提高、推广、促进的目的。
    二、2005年我省口岸大通关工作打算
    2005年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省委七届八次全会精神,围绕省委、省政府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战略,积极营造对外开放的良好环境,继续推进口岸大通关建设,加强口岸电子信息平台建设步伐,努力实现“口岸环境明显改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通关速度明显加快、综合费用明显下降”的目标,进一步推进我省外向型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为此,着重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快全省大通关口岸电子信息平台建设步伐。进一步整合口岸的各类信息资源,将口岸管理服务单位及其相互衔接的工作环节网络化、集成化、综合化,建立一个覆盖全省的大通关口岸电子信息综合平台,实现海关、国检、海事、边检、中介、港口作业、结关退税等一站式的服务。做到口岸业务网上申报、网上办理;相关口岸监管部门并联审批、业务办理过程全程公开、限时办结。
    2、抓专项调研,解决大通关“瓶颈”问题。对2004年开展大通关调研中反映的带普遍性的问题,如商品归类、审价,生产、中介人员素质不高,口岸资源整合等问题进行专项调研,查找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办法,突破通关“瓶颈”,提高通关效率。
    3、抓查验监管模式的创新。继续贯彻落实《福建省进一步提高口岸通关效率的具体措施》和《补充措施》,积极协调和推动口岸查验主管部门进一步探索监管模式的改革,加强查验单位及其内部工作程序和职能的有效整合。全面推进我省关检电子通关单联网检查,完善“提前报检、报关、实货放行”的通关模式,总结福州海关在关区内推出的“就近报关、口岸验放”新通关作业模式的经验,适时在全省推广,按《福建省关于开展铁海联运大通关,促进外贸转关运输的若干意见》要求,继续推进全省铁海联运大通关工作。
    4、加大大通关宣传力度。通过会议、督查、调研、新闻媒体、报刊文章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把大通关建设作为展示我省对外开放水平,促进福建经济发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具体措施来认识。及时将有关文件规定,通关措施告知相关企业,让他们及时了解、准确掌握有关政策规定、收费标准和优惠措施。将国际、国内市场动态,进口国有关规定及时告知企业,让企业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以求共赢。召开重点外贸出口企业代表座谈会,进一步了解掌握企业对口岸大通关工作的意见、建议和要求,不断改进口岸大通关工作。
    5、进一步规范收费行为。2004年8-10月,省物价局、省政府纠风办联合对全省口岸大通关系统收费开展专项检查活动,叶双瑜副省长对此次检查非常重视,要求我办了解检查情况,并向他反馈。根据物价部门通报的情况,他们检查了海关、检验检疫、海事等63个单位,发现个别违规收费行为。希望各有关单位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及时纠正违规收费行为,减轻企业不必要的负担,树立口岸单位良好形象,使口岸大通关工作更好地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服务。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5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