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东哈州的经济发展状况
      
    东哈萨克斯坦州建于1932年3月10日,该州位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东部,土地面积为27.69万平方公里,人口为154.78万,主要民族有哈萨克、俄罗斯、乌克兰、鞑靼、日耳曼、白俄罗斯等。主要城市有乌斯季卡缅诺戈尔斯克市、塞米巴拉金斯克市、阿亚古兹市、济良诺夫斯克市、列宁诺戈尔斯克市、斋桑市、舍莫奈哈市、恰尔斯克市等。州府是乌斯季卡缅诺戈尔斯克市。东哈萨克斯坦州东南、东北部同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接壤,东部同阿勒泰地区、北部同俄罗斯联邦阿尔泰边区连接、西北部与本国巴甫洛达尔州,西部与卡拉干达州、杰兹卡兹甘州、南部与塔尔迪库尔干州为邻。东哈州矿产资源极为丰富,森林面积与木材量占全国首位,种植业以小麦为主,畜牧业以养牛羊为主,还有养马鹿、养蜂和养渔业。在工业方面,该州工业门类齐全,主要有电力工业、有色金属工业、机械制造业、木材加工、建材工业、皮毛加工、轻工业及食品工业、采矿业等。工业产值居全国第三位,仅次于卡拉干达和南哈萨克斯坦州。全州工业中心主要在乌斯季卡缅诺戈尔斯克市、塞米巴拉金斯克市和列宁诺戈尔斯克市。该州的交通事业较为发达,交通运输主要靠铁路和公路。在额尔齐斯河和布赫塔尔马水库有航运,其中塞米巴拉金斯克港是额尔齐斯河岸最大的港口之一。东哈州各主要城市都有航空港,可通往全国及俄罗斯联邦各大城市。全州可分为三大经济区,即西北矿区和重要的工业区,中部的农业区。近几年以来,东哈州的工农业生产有了明显的发展。目前该州的工业潜力比1997年增加了1倍,2003年工业产值增长4%,加工工业的增幅则由于生产主体的增加而达到6%。2004年1―6月全州工业企业产值达1064.41亿坦戈,占共和国生产总产值的6.8%。2004年1―6月东哈州工业生产物量指数比2003年同期提高了6.3%,州首府乌斯季卡缅戈尔斯克市的工业产值占东哈州工业总值的50.5%。员工人数达到50人以上的企业的产值占据了东哈州工业产值中的最大份额,达到89.3%。东哈州的工业产值增长主要原因是汽车制造业增加了38.3%,皮革和皮革制品增加了51.6 %,非金属矿产品增加了18.5%和农产品加工业增加了8.7%。2004年新增加了1500个就业岗位。2003年东哈州完成了依据《“哈萨克斯坦―2030”长期发展战略》,《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政府2003―2006年工作计划》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告人民书》制订的经济发展任务。近几年东哈州的小型私营企业的发展速度较快,截止2004年5月1日,该州共注册有9054家小型私营企业,这与2003年同期相比增长了5.5%,其中的70%正在运营。正在运营的小型私营企业中有48.8%从事贸易、汽车及家用产品维修业,14.9%从事工业生产,9.9%从事建筑,9.6%从事不动产业务。在正在运营的小型私营企业中,有58.4%在首府乌斯季卡缅诺戈尔斯克市,25.4%在第二大城市塞米巴拉金斯克市,2.7%在济良诺夫斯克区,2.1%在舍莫奈哈区,1.9%在里德尔市,1.9%在格卢博科耶区。此外,截止2004年5月1日,东哈州已注册有13354家农场,其中的94..8%正在运营,其就业人数达3.57万人。作为原塞米巴拉金斯克州的首府,现东哈州第二大城市塞米巴拉金斯克市的企业经营状况良好。2004年上半年塞米巴拉金斯克市中小企业生产出的商品总价值达到4.382亿坦戈,比2003年同期增加了1.7%,纳税额比原计划增加了19.3%。2004年上半年,塞米巴拉金斯克市小型私营企业创造了715个新就业岗位,实施了77个新项目。目前,该市中小型企业共有员工2万多人,其中近105万人从事贸易和服务业。塞米巴拉金斯克市商业市场近两年有明显地繁荣和发展。目前全市面上共有1056家商店、商场、超市,260家小型零售贸易网点,298家餐饮服务企业,120家向居民提供日常服务的企业,28家带有分支机构的市场,其中原中国市场(后改为江沙亚批发市场)和《MEREKE》市场已成为中国商品集散地。这些中国商品主要销往俄罗斯靠近哈国的周边城市。来自中国塔城、阿勒泰、乌市等地的几十名中国商人在这里开店从事贸易活动。还有5家中国餐厅为中国旅客和当地居民提供可口的中国家常饭菜。2004年上半年,塞米巴拉金斯克市零售商品交易额共计划内153亿坦戈,比2003年同期增加了18%。东哈州政府狠抓工业的同时,下大力气重视发展农业和养殖业。由于该州政府采取了支持农业生产者的措施,实施了《2003―2005年东哈州农业及粮食发展规划》。近年来,东哈州的农业生产保持着积极发展的态势,作物栽培业的稳定发展还带动了畜牧业的发展。东哈州用于发展农业的资金中,国有投资所占比重再度攀升。近两年该州投入大量资金发展农业和畜牧业。2003年投入23亿坦戈,2004年投入25亿坦戈,2年合计近50亿坦戈。2004年东哈州预算中拨出1.166亿坦戈用于支持畜牧业,拨出4000万坦戈用于支持种植业。州政府依靠各类渠道筹集资金21.6亿坦戈用于购买农业设备。东哈州农村信用社的吸引资金工作较有成效,目前贷款发放额达到1.826亿坦戈。全州2004年共成立了7家信用社,2005年计划在乡村再成立2家信用社。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东哈州2004年农牧业生产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粮食产量达到68万吨,养牛业正成为该州发展畜牧业的一个重要渠道。目前,东哈州牛的数量居全国第一位。丰富的农作物资源为东哈州发展畜牧业和养禽业奠定了物质基础,使东哈州成为哈萨克斯坦重要的肉、蛋、奶产区之一。特别是从2000年开始,东哈州政府充分利用国家的鼓励政策,大力发展养殖业和食品加工业。农业和畜牧业生产的逐年增长使得东哈州这几年的肉、肉制品、屠宰副产品,面包制品、糖果点心制品,奶、乳脂、果奶、通心粉制品、奶酪、奶油、冰激凌、矿泉水等食品的进口量大幅度缩减。东哈州经济快速增长的推动因素之一是实施了进口替代政策,州政府在这方面开展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尤其是在机器制造业领域。由于哈国大型的采矿冶金企业转为向本国企业订购相关机器设备,大大推动了东哈州机器制造业的发展。东哈州的企业主要生产有色冶金产品、油田设备、电缆、电工产品,五金产品、水泵及其配件、水泥、混凝土制品,特种服装等。东哈州开始大力发展汽车组装业,已成为哈国汽车工业的重要生产基地。如:位于东哈州首府乌斯季卡缅诺戈尔斯克市的《亚州―汽车》汽车组装厂有限责任公司的年生产能力是组装1万辆汽车,2003年实际只生产了2700辆。东哈州的对外贸易也不断发展,出口额比进口额多4%,2004年实现贸易顺差别3200万美元。在出口商品结构中,占主要份额的仍是有色金属,化工产品和有色金属精矿。此外,机器、设备和仪器的出口额增加了40%,食品和食品原料的出口额增加了90%,这确保东哈州多获得了1500多万美元的出口收入。目前东哈州的出口总值占该州工业总总产值的46%。东哈州进口的商品主要是工业生产中使用的产品原料,包括化工产品(已超过进口产品总额的44%),机器,设备和机械(29%)矿物产品(12%)黑色金属及其制品(7.5%)。这首先是因为东哈州近几年的工业生产开始复苏,导致生产性需求增加。2004年4月5日,东哈州政府决定建立《阿尔泰》科技园。科技园建设方案中包括60多个准备实施的创新项目,价值近100亿坦戈。在国际合作方面科技园的承建单位已同中国、俄罗斯、德国、美国等国家的类似创新扶持机构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东哈州实施工业创新发展政策是为了保证该州每年的经济增长幅度不低于8%。东哈州政府为了进一步加快该州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速度,已制定了东哈州中长期发展计划。该计划包括以下重要项目:一、 修建恰尔斯克火车站―乌斯季卡缅诺戈尔斯克铁路线,改变乌斯季卡缅诺戈尔斯克市必须绕道俄罗斯国境才能与哈萨克斯坦国家铁路网相连的现状。这项工程的造价约为167亿坦戈,投资回收期大约9.5年。该项目已通过国家生态鉴定,并获得了国家建设部批准。二、争取获得国家对地质勘探和新采金工艺开发工作的资助。三、州政府将与国家有关部门解决斋桑油田的后期开发问题。四、州政府将会同国家有关部门解决废弃矿物的填埋,地质勘探工作薄弱等问题。五、寻求国家对《亚洲―汽车》汽车组装厂有限责任公司的支持,减免其汽车配件进口关税,提高类似汽车的进口关税。六、改变渔业生产的混乱局面,尽快将这一部门归国有。七、州政府将力促国家有关部门组建一个专业矿井封存公司,专门解决在私有化过程中,有许多采矿冶金企业被分解,造成数十个矿场被废弃的问题。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5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