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浅析境外罂粟替代种植的检验检疫工作
国家质量检验检疫局       

云南与“金三角”毗邻,“金三角”以毒品闻名世界,是世界最大的罂粟种植地之一,过去每年经此贩运到世界各地的海洛因曾一度占到了世界海洛因贸易总量的60%到70%,主宰了全球鸦片、海洛因市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以缅甸、老挝北部为核心的“金三角”地区毒品不断涌入中国,不仅直接危害了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和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也对国内其他省区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面对日益严重的毒品问题,从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与缅甸、老挝合作,在边境地区毒品产地推行罂粟替代种植计划,帮助缅、老相关地区农民改变种植习惯、转变谋生之道,逐步把罂粟改种农经作物并返销中国,从根本上禁绝毒品、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经过中国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中、缅、老多年不懈的努力,罂粟替代种植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境外原来种植罂粟的地方大部分被橡胶、玉米、木薯等农作物所取代。替代种植既解决了边民生活所需,又对减少罂粟种植起到了有效的作用。但随着替代种植不断发展,大量的境外农副产品需要返销入境,使口岸检验检疫工作面临了新的挑战。如何做好毒品替代种植的检验检疫工作已经成为检验检疫机构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替代种植向替代发展过渡

1.1罂粟替代种植区域不断扩大。境外替代种植区域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州、德宏州、普洱市、保山市,临沧市,怒江州接壤,主要集中在缅甸北部,以及老挝的南塔、乌多姆赛、丰沙里3省,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的参与,替代种植的范围逐步向传统金三角核心地区波乔省推进,同时还有部分企业开始进入老挝的万象和琅勃拉邦省。

1.2替代种植规模不断增长。近年来,云南企业参与境外替代种植的积极性不断高涨,参与企业数、投资额和新增替代种植面积逐年增多。近年来云南企业参与境外替代种植发展统计表的统计数据如下表

近几年境外替代种植数据统计表

替代种植数据

2005

2006

2007

参与替代种植企业数

73

95

102

投资额(亿元人民币

0.47

1.80

4.11

增替代种植面积(万亩)

7.5

28.4

65.3

1.3替代种植品种不断增加。据统计,替代种植的农经作物品种从初期的粮食、橡胶、甘蔗、水稻、茶叶和热带水果等,发展到了目前除上述品种以外的木薯、林木(柚木、铁衫、核桃)柠檬、豆类、剑麻、魔芋、香茅茶、咖啡等35种类。

替代种植区域、规模和品种的不断扩大,逐渐转变了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观念和方式,带动了当地加工业、手工业等工业和养殖业的发展,简单的替代种植正在向替代发展的方向发展,向替代经济的更高层次转型

2 检验检疫为替代发展保驾护航

2.1多年来,在替代种植相关工作中,云南检验检疫机构以防止境外疫情随替代种植返销国内农产品传入为主线,积极做好服务工作,认真履行把关职责,实行随叫随到的24小时检验检疫,加快货物通关速度,采取多项便利措施做好替代种植项目下的检验检疫工作。

2.2在国家质检总局的支持下,云南检验检疫局专门制定了《云南省境外替代种植返销农产品检验检疫管理规定》、《云南省境替代种植农作物进境检疫操作程序》等措施,使该项工作更加规范、统一。2008上半年替代种植产品进境审批26批,2.3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7.6倍。2006年和2008年,云南检验检疫系统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及时高效地完成了罂粟种植项目下援助缅甸二万吨大米的检验检疫工作,确保了出口大米的优质、快速。

2.3对于国家禁止进境的玉米、马铃薯等农产品,在充分进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报经国家质检总局同意给予特殊变通、准予进口,在具体工作中简化检疫审批手续,积极探索境外预检。对甘蔗、粮食、水果等大宗农产品实行一次检疫分批放行的管理模式,极大地方便了替代种植项目下农作物的进口。

2.4对参与替代种植的进出境人员一方面加强预防传染病知识的咨询和宣传,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疫情疫病监测体系,方便人员进出境。还对属于替代种植项目下的进出境货物及运输工具,给予特殊便利、随到随检、快速验放,对一天内往返多次的运输工具,在进行多次检疫和消毒的基础上,只进行一次计收费。这一系列的举措既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又方便了企业的运作,为替代种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替代种植计划实施以来,在检验检疫机构和各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罂粟替代种植得到迅速的发展,境外罂粟种植面积及毒品产量显著下降,有力地遏制了和减小了毒品的泛滥,金三角地区毒品对我国的侵袭和危害明显减少。据公安部门统计:当前缅甸、老挝北部地区罂粟种植面积已从较高年份的138万亩减少至不足27.9万亩,达到了30年来的历史最低点,相当于每年减少了110吨海洛因对人类社会的危害,全球瞩目的“金三角”地区罂粟种植面积占世界总量的份额已从1998年的66%下降到2006年的12%。

3 境外替代种植与检验检疫工作存在的问题

3.1随着替代种植的不断发展,进出口货物将逐年增加,检验检疫工作受到广泛关注的同时也将承受更大的压力,但部分公司及单位对相关检验检疫法规重视不够,存在侥幸心理、麻木意识。

3.2境外疫病疫情十分严重,传入的风险极高,检验检疫防控压力巨大。云南与周边国家山水相连,没有天然屏障,民族跨境而居,边民往来不断,周边国家动植物疫病疫情频发,缺少相关监管和监控,动植物疫病疫情传入国内的风险极高,更为严重的是目前境外不但连片种植单一树种(如橡胶、水果等经济作物),而且面积较大的现象十分突出,增加了集中暴发动植物疫情的风险。

同时,随着替代种植的发展,劳动力大量迁移、集中居住,由于劳动力素质低下,卫生条件不好,天气酷热,生活习惯落后,缺医少药的问题十分突出,近年来境外禽流感、登革热、恶性疟疾、口蹄疫等疫病频繁发生。

3.3 由于替代种植项目下的热带水果、粮食、甘蔗等大宗商品成熟期比较集中,造成了数量较大、容易变质的鲜活农产品的集中入境与边境一线检验检疫人员缺乏,实验室检测和鉴定需要一定时间和周期的矛盾,极易造成口岸积压、通关不畅的不良影响,这是目前最紧迫和现实的问题。

4 促进境外替代种植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4.1加强与缅甸、老挝政府的磋商,尽快签订中缅、中老动植物、卫生检疫双边协议。以中国政府与缅甸、老挝政府签署的相关禁毒协议为基础,尽快签订中缅、中老动植物、卫生检疫双边协议,建立三国间合作对话机制,建立完善对等的检验检疫机构,履行国际责任和义务,有效防止动植物疫情疫病的传入和传出。

4.2密切关注国外疫情动态,在实蝇监测、传染病监控的基础上,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科学研究,建立起以信息分析为主的国外疫情疫病监控体系,跟踪一些重要疫病病情的爆发、传播、扩散情况,及时研究制定出对应措施,完善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做到充分准备,及时应对。

4.3加强检验检疫法律、法规的宣传,特别是疫情疫病对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影响,提高公众对检验检疫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和协作,取得相关单位的支持和配合;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提供优质服务,全面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确保检验检疫工作质量。

4.4实行快检快放,加快通关速度。一是实行国外预检。在已建立的合作备忘录、植物检疫双边协定的筐架下,加大国外预检工作力度,把检验检疫具体工作向前移,有利于疫情的早预防、早发现、早解决,从根本上减少入境货物在口岸的停留时间和压力。帮助企业建立健全质量体系,培训相关人员,树立“企业是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从源头强化管理,提高企业的自律意识、忧患意识,提高企业配合检验检疫部门工作的自觉性。对进口企业进行检验检疫信用等级评定,进行动态管理,扶优限劣,督促企业加强自检、自验,做到产品可追溯,质量有保证,营造“守法便利、违法受损”的执法氛围。实行企业分类管理。按照不同的企业,不同的贸易品种,不同的种植区域进行风险等级评定,实施分类管理,切实提高检验检疫工作的科学性,做到“管得住、放得快”。

4.5加强对替代种植发展的规划和研究,做到总体协调、共同努力、分步发展、各方受益。建立专家决策系统,注重替代种植规划与国内经济的互补和协调,确保替代种植产品的市场和效益,保护各国替代种植参与者的积极性,使替代种植工作长期稳定持续发展,避免罂粟种植反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5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