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安全生产的风险管控,上海港口协会根据会员单位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于7月22日举办了上海港航代理(危险货物)申报单位培训班。培训以“宣传政策法规、专业知识讲解、申报操作流程”等为专题。有43家货物代理企业的负责人或代表参加了培训。
培训班特邀上海市码头管理中心安全监管科、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业务部等相关负责人进行专题授课辅导。上海港口协会副会长张有林、缪长宝出席了培训班。
上海市码头管理中心安全总监叶建军就“港口危险货物法规变化与实施要求”进行了宣讲。他指出:针对天津港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后,交通部先后出台(包括调整修改)一系列关于加强港口危险货物整治、监管、专项行动等法律法规文件。因此,作为代理企业首先要加强对这些法律法规文件的学习、理解、掌握。这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前提和基础,必须引起思想上的高度重视和落实。
上海市码头管理中心安监科副科长杨秀峰就“港口危险货物申报CAS号相关知识辨析”进行了讲解。通过实施港口危险货物申报CAS号管理,确保危险货物在运输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使各管理部门及时了解集装箱内危险货物的类别、属性等相关情况,便于有效应对和处置各类危险货物突发事故的发生。
上海市码头管理中心安监科主管孙勇“就出口包装危险货物作业申报实务”进行了分析、讲解和辅导。目前,码头管理中心申报受理处每天要受理多达上千票业务。因此,要求代理单位切实加强管理、做到申报前必须严谨(信息输入),申报中必须复核(是否规范),申报后必须签收(存档保存)。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业务部经理戴飞舟就“上港集团危险货物作业情况及相关规定”进行了宣讲。希望代理单位进入港区应该遵守港区制定的相关规定和要求,认真做到作业信息详实、填单清晰准确,确保港区安全生产的有序规范。
最后,缪长宝强调:搞好危险货物安全管控,政府监管部门出台的政策法规、技术规范、持证上岗等要求,只会越来越严,越来越细。希望危险货物代理企业:一是必须认清当前安全形势的紧迫性,切实提高安全生产的思想认识和责任意识,二是必须规范申报操作的严肃性,切实按照规范程序和要求进行操作;三是必须认清加强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只有掌握源头信息,加强过程管理,才能做好后果处置。通过这次专题培训,使与会者受到了一次很好的学习、警示和教育,并表示要根据培训内容和管理部门提出的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认真查处薄弱环节,抓好整改和落实,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