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口岸率先在全国实施的“大通关”建设
东南商报讯 近日,宁波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仅花两天时间就从宁波港提出了海运进口的3个集装箱的原材料。而这家由全球第二大电脑主板生产商―――台湾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企业,在2001年3月刚到宁波保税区办厂时,把同样的到港原材料从港区提出来则要花9天时间。
这种明显的变化得益于宁波口岸率先在全国实施的“大通关”建设。经过三年的发展,目前,宁波口岸通关效率已达到国内一流口岸水平,海运一般货物通关提发货时间进口不超过96小时,出口不超过48小时,空运进出口货物“沪甬直通车”通关提发货时间10小时。“大通关”正成为宁波对接全球经济的对外贸易“快速通道”。据介绍,随着宁波口岸“大通关”建设的全力推进,我市投资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和优化,全市今年上半年新增外商投资企业项目583个,项目总投资44.38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同比增长39%。
宁波口岸通关过程曾一度耗时长、手续复杂、成本高,外商、企业反映强烈。为此,市政府在2001年3月通过深入调研后,开始启动以改善口岸环境、提高通关速度为核心的口岸“大通关”建设。
宁波口岸“大通关”建设积极探索监管模式的创新,为企业提供了便捷的通关方式。3年来,宁波口岸相继推出了“多点报关、报检,口岸放行”、“提前报检报关,实货放行”、“集中报关”等新型监管模式,不仅适应国际贸易惯例,也大大方便了企业。浙江嵊州福达音响有限公司成为“多点报关、报检,口岸放行”模式的第一个受益者,他们出口到韩国等地的音响器材,只需就近在市区报关,再也不必驱车1个多小时赶到北仑海关办手续。
宁波口岸“大通关”建设还不断加强口岸查验单位的内部工作程序和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加快通关速度。市检验检疫局将原来由在市区的4个部门完成的进口可利用废物管理工作前移到了北仑现场的1个部门,并推出与海关共同查验集装箱的做法,使进口可利用废物的通关时间比以往缩短了27个小时。口岸信息化建设使“大通关”速度更快。去年年底我市组建了平台运作的业主―――宁波波特国际物流信息有限公司并投入系统运行,这个公共服务平台已成为大通关与企业的电子纽带。
宁波口岸以科技为依托推广了电子报检、电子签证、电子转单的“三电工程”,“无纸报关”、“自助报检”、“检验检疫电子通关单与海关联网核查”等通关信息化手段,使许多企业可足不出户,点击鼠标办理通关手续,这些信息化通关手段的推出不仅实现了高效监管,还为企业节约了大量时间和费用。
宁波口岸“大通关”建设给许多企业带来了实惠,吸引了更多投资落户甬城。同时对周边城市的吸引力逐年提升,港口腹地不断拓展。今年上半年宁波口岸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230.6亿美元,同比增长51%,其中有61%是来自周边城市的商品,外省企业在宁波口岸的出口比重也从2001年7%提高到了今年的32.5%。同时,随着宁波口岸通关效率的提高,港口腹地不断拓展已延伸到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上半年进出口集装箱增长量中有7成是来自宁波地区以外的港口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