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上半年上海口岸初级农产品进口波动大
      

据上海海关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上海口岸初级农产品进口剧烈波动。其中,小麦进口持续增长,棉花进口猛增后回落,大豆进口锐减。

小麦――由于国内种植小麦的收益远远低于种植棉、油、果、菜,种植小麦的农民纷纷改种其他经济作物,加上建设占用、生态退耕和灾害损毁等原因,使得我国小麦耕种面积逐年减少,产量连年下滑,从而导致产区、销区库存急剧下降,国内供求结构实质性偏紧,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2004年我国通过进口小麦来稳定国内市场供需。同时,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从今年4月起,对进口小麦暂停征收13%的增值税,此举也大大刺激了小麦的进口。以上海口岸为例,2004年1至6月以一般贸易进口小麦37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1倍,其中,第二季度进口小麦32万吨,占上半年进口总量的87%。上海口岸 进口小麦几乎全部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其中自美国进口21万吨,增长38倍;自澳大利亚进口11万吨,增长26倍;自加拿大进口5万吨,增长2倍。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国家采取稳定农资价格政策,恢复农资生产企业交纳增值税先征后返50%的政策,补贴资金由中央财政负担;控制批零价格差,降低农民生产成本;加强农资市场监督,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的行为。同时,对房地产进行宏观调控,对土地市场进行治理整顿,将部分用于开发房地产的土地资源重新还于农作物播种,等等,这些措施将使小麦种植规模缩减的趋势得到缓解。

棉花――今年上半年,上海口岸棉花进口总体大幅增长,共进口棉花逾42万吨,同比增长2倍。从去年9月份开始,国内市场棉花价格从12 000多元/吨快速攀升至今年2月底近18 000元/吨的最高点,而今年年初国际市场价格基本维持在75美分/磅(折合人民币约13 700元/吨),上海口岸到岸价基本在13 778元/吨左右,巨大的国内外市场差价使国内企业更多地转向国际市场收购棉花。再加上国内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的旺盛增长,棉花流通企业大量囤积、国际棉质量等原因,造成年初棉花进口数量大幅增长,前3个月上海口岸共进口棉花逾23万吨,增长4倍多。3月份后,国内棉价开始下跌,到6月底,棉价已跌至14 000元/吨,接近国内厂商前期在国际市场的棉花收购价格,加上运费等因素后已经无太大利润空间,不少企业开始减少棉花的进口。另外,由于前期各厂家大量购买棉花导致库存以基本饱和,棉花市场从供不应求转为供大于求,从而导致5、6月份棉花进口数量快速回落。两月共进口棉花10余万吨,仅增长了27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棉花市场的剧烈变动将威胁到整个棉花行业的生存与发展,并会对相关纺织企业的生产和销售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为此国家有关部门已着手建立相应的棉花周转储备制度,并适时调整棉花进口配额控制进口数量,保持棉花价格的基本稳定。

大豆――国际市场采购价格居高不下、豆油和豆粕市场需求低迷、政策性因素影响巴西大豆进口、银行信贷紧缩等因素导致2004年上半年出现大幅下降。还是以上海口岸为例,1至6月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大豆近20万吨,减少四成多,其中,5至6月无进口记录。由于国际期货投机商针对我国的采购行为对大豆期货进行炒作,导致我国在采购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大豆进口价格居高不下,从2003年7月的250美元/吨逐月上涨到2004年6月的400美元/吨。过高的价格抑制了大豆的进口。今年上半年,菜籽油和棕榈油等替代产品对国内食用植物油市场的冲击导致豆油销路不畅。禽流感疫情使养殖用户市场需求低迷,作为饲料原料的豆粕价格已降至2 650元/吨,与大豆价格形成了倒挂之势。而迫于储存的大豆可能变质的压力,部分油厂继续满负荷生产,豆粕产量还在大幅增长,使原本滞销的豆粕大量积压,供需严重失衡。2004年4月,中国国家质检总局接连发现自巴西进口大豆包裹有毒农药,宣布5月份起暂停23家国际贸易商向中国出口巴西大豆,此举导致上海口岸上半年进口的大豆全部来自美国。

   值得关注的是,在供给、加工以及消费的产业链中,大豆加工行业处于中间环节,我国大豆加工行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是导致大豆进口剧烈波动的根本原因。近年来一哄而上的盲目投资导致行业产量严重供大于求。国内大豆加工能力从2000年的4 500万吨快速增长到2004年的7 000万吨,而国内市场每年对大豆的实际需求只有3 000万吨。加工能力过剩形成的虚假需求,导致进口严重超量。大豆与下游产品的价格倒挂使各地油厂普遍面临着亏损,对大豆加工行业进行宏观调控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0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