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明年1月1日起,《浙江省松材线虫病防治办法》将开始施行。一个省专门出台防治森林病虫害的办法,在全国尚属首次。
“松材线虫病为祸严重,防治手段缺乏,这是促使政府出台办法的原因。”昨天下午,浙江省政府法制办立法一处副处长程东瑞指出。
小虫儿威胁国家风景区
松材线虫原产于北美。我国于1982年在南京中山陵附近死亡的黑松上首先发现松材线虫,当时发病死亡的仅265株。
“1991年,宁波象山首次发现了松材线虫,这也是浙江首次发现。”浙江省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防治科科长严晓素说。
据悉,10多年来,松材线虫病已累计给浙江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12亿元。
严晓素说,松树感染了这种虫害后,水分疏导受阻,导致松树针叶迅速失绿、变黄,随后整株松树枯萎死亡。存活时间不超过40天。而从单棵发病到整片毁灭,大概是三到五年的时间。
“这种虫病还造成了景区大片森林死亡,普陀山上的松树受灾极为严重,西湖、雁荡山这些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也受到严重威胁。”程东瑞说。
今年浙江口岸两次阻截
据分析,松材线虫是随疫区国家的输华木质包装材料被带入中国的。主要通过三个途径传播:
―――松材线虫的传媒天牛被同时带入中国,天牛羽化飞出后在松树上取食或产卵时将松材线虫传入;
―――木质包装材料携带有松材线虫,且带有树皮,由中国的媒介天牛在其中产卵而传播;
―――木质包装材料上的松材线虫进入土壤或水中,从松树的根部侵入导致传播。
浙江检验检疫局介绍,今年10月,绍兴口岸从一批日本进口的设备中首次截获松材线虫。最近,绍兴口岸又一次在从日本进口设备的木包装中截获了该虫,两批货物均有日方提供木质包装热处理的证书。检验检疫部门表示,将建立进口商黑名单记录,今后作为重点检疫查验对象。
目前尚无根治办法
“现在还没有根治办法,只能做到外围封堵,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病害流出。”参与了《浙江省松材线虫病防治办法》出台工作的程东瑞说。
专家介绍,目前采取的措施是对伐下的病死树强化管理,定点集中堆放,并由专人看管,禁止流入当地农户和市场。松材线虫病传播的主要媒介是松褐天牛,所以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杀天牛虫、灭线虫,控制蔓延速度。
“浙江之所以受害如此之重,首先是松树树种多为马尾松和黑松,适合天牛寄存,其次是浙江温润的气候条件,适合线虫生长。”
为祸10多年的严峻形势,使得《浙江省松材线虫病防治办法》的出台更富现实意义。
新闻附件
《浙江省松材线虫病防治办法》包括以下内容:对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技术指导、检疫检查、除治质量的监督检查,由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松材线虫疫情发生区内的各种松木制品应当在依法检疫和办理木材运输证件后方可运出。
对林区中出现的病树应当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规程进行清除或者除害处理;病虫害除治后,应当及时进行补植、造林和封山。
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易发生松材线虫病的地区实施以营林措施为主,生物、化学和物理防治手段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对风景区内的古松或其他有特殊保护意义的珍贵松林、松树应当采取特殊措施加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