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目相看广西发展
采访团由两岸20多家媒体记者组成,大部分成员没到过广西,岛内记者均是第一次到广西。记者们到广西之前普遍认为,广西地处西南边疆,又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会很落后,甚至有的台湾记者以为广西边境线一带的老百姓仍处在刀耕火种的年代。实地到广西采访后,令他们耳目一新。
新华社记者赵卫说:“我不知道近年广西各项经济指标增幅有多少,但可以断定,在西部地区广西发展是最快的”。厦门《海峡导报》台湾新闻中心主编吴建忠说:“过去认为厦门的国际会展中心够气派,看了南宁国际会展中心,觉得厦门会展中心矮了许多。通过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就可以看出广西领导层抓经济发展的大气魄、大手笔”。
台湾新闻网社长李银沧对南宁市政建设和美化绿化工程叹为观止,连说了“三个没想到”:没想到地处西南边疆的南宁已成为成长中的祖国南方大都市;没想到南宁建设得那么漂亮;没想到南宁市民万众一心迎接中国――东盟博览会热情那么高。
参观百色水利枢纽工程和平果铝业公司后,两岸记者对广西近年发展速度、良好的工业基础和极具潜力的资源优势盛赞不已。他们认为,广西一旦把水电、矿产等资源开发出来,发展后劲不可估量。
广西边境贸易也是记者团采访的重点。他们表示,相信广西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东风,加大边境口岸和沿边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改善贸易软环境和采取贸易便利化措施,边境贸易将成为广西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尽情饱览奇观胜景
中此次为采访团选的中越边境线,不是广西最火的旅游线,有些景点刚开发,道路等基础设施较差,但两岸记者却感到不虚此行。从凭祥到龙州、大新、靖西,沿途山青水秀、景色怡人,有“车在画中走、人在画中游”的奇妙感觉。
记者们认为,大新、靖西一带生态环境那么好,山川那么秀美,可谓全国少有,纷纷感叹说:“真没想到除了桂林,广西还有如此美丽的景色。不久的将来,这一带将成为世人瞩目的又一道靓丽的自然风光旅游线。”台湾记者则表示,要在台湾大力宣传,让更多的台湾同胞来广西边境旅游。有的还表示要介绍台商来投资开发旅游项目,加快广西边境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争相品味壮乡风情
采访团记者对壮乡能歌善舞的民族民俗风情和颇具特色的民居服饰很感兴趣。在崇左市的欢迎晚宴上,龙州县“黑衣壮天琴乐队”的表演,让台湾记者饭都顾不上吃,抓紧现场拍摄,连夜深入采访,制作节目发回岛内。
在凭祥、中越两国边民展现的“边关风情”,更使两岸记者流连忘返。记者们在靖西还饶有兴趣的采访了闻名于世的壮族绣球村――旧州村。这个村500多户人家,从七、八岁的娃娃到六、七十岁的老太太都参加制作绣球,年产绣球20多万个,产值100多万元,产品远销欧美等世界各地。在旧州村,由靖西、那坡县联合组织的民间文艺表演晚会,把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的采访推上了高潮,记者们在这里观赏到了久负盛名的黑衣壮的种种风情和美妙山歌,品味到了“南路壮剧”、“壮族末伦”等民间曲艺。
采访结束后,许多记者依依不舍地说,广西太美了,对两岸记者是难以抗拒的“诱惑”,表示以后有机会再到广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