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基地建设迫在眉睫
最近,香港有媒体报道,发现从内地入境的鲜橙中,有的色彩非常漂亮,其实是在生产过程中染色的,食后对人身体有害。此消息对江西省的脐橙出口已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赣南是江西省脐橙的主产区,种植面积已超过100万亩,今年产量将达到30万吨。“鲜橙染色”的报道一传出,市场反映非常残酷,15公斤一箱的赣南脐橙,过去可以卖到80元,现在只能卖到40元;原来已经准备大批量采摘出口的水果商,也在停工观望。目前,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已开始对香港水果批发市场的所有鲜橙进行抽样检查,一旦发现问题,立即就地销毁。
南丰蜜桔是该省另一大柑桔类水果,产量仅次于脐橙,目前经检验检疫出口的南丰蜜桔已达1000吨,未发现任何问题,直接出口已超过历史最好水平,出口前景看好。染色事件对南丰蜜桔的出口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现在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都已加强了对蜜桔的检验检疫。
江西检验检疫局在得知染色事件的报道后,立即向口岸检验检疫机构了解情况,沟通信息,并要求赣州检验检疫局进一步深入调研。经了解,赣南脐橙以往在江西省直接出口的较少,许多脐橙是以内贸的形式运到广东,再展转进入香港市场。除了染色以外,实际上还有其他一些非正常手段,为了抢占市场先机,有些果商把还没有成熟的果子放在密闭的房间里,注入一种气体,人为地催熟。这种经过催熟的果子在三五天以内,除了口感稍差外,并没有多大的问题,但在三五天之后,口感就非常差,以至于消费者对赣南脐橙产生误解,损坏赣南脐橙的声誉。之所以发生染色事件,与赣南脐橙千家万户经营,一些果农和果商只图眼前利益有直接关系,水果卖出去了,钞票赚进来了,其他事情就不管了。
染色事件发生后,江西检验检疫局及所属的赣州检验检疫局立即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向已在赣州检验检疫局备案的赣南果业加工厂通报相关情况,提出管理要求,防止类似事件发生,对即将授牌的4个出口基地,也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确保出口脐橙的安全质量卫生。
二是加强了与深圳等口岸检验检疫机构的协调合作,与深圳检验检疫局已达成了建立江西出口柑桔类水果产地检验检疫和口岸查验合作机制的共识,近期将签署合作备忘录。
三是加强产地检验检疫工作,加大对出口企业的监管力度,并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江西省出口柑桔检验检疫的操作规范,对出口脐橙依法管理。
四是加强与当地政府的协作,加快出口基地建设的推进步伐,大力推广“公司+基地”的出口经营模式,促进脐橙出口向产业化经营转变。
脐橙是江西省产量最大的水果,约占全省水果总产量的三分之一,目前种植面积还在以每年5-10万亩的速度扩大。作为一种具有明显优势的农产品,脐橙是江西省农产品扩大出口的重要突破口,保护这一优势产品的声誉,对于促进该省农产品扩大出口,增加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和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染色事件看似偶然,其实却存在必然的原因,当赣南脐橙发展到100万亩规模的时候,仍然是千家万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安全质量卫生等要求得不到保证就不属意外了。染色事件给我省的脐橙、蜜桔的生产经营和出口敲响了警钟,加快“公司+基地”、“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的转换,加快产业化、标准化生产方式的推进,既是生产经营的当务之急,又是发展的长久之计。我们建议:
一、加强政府与相关部门的协调与合作,建立联席工作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突发事件和重大问题,齐抓共管,促进出口。
二、积极推广“公司+基地”、“公司+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推进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经营。
三、建立健全行业组织,推动企业在自愿基础上组建行业协会,实行自主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规范出口秩序,力争达到统一标准化生产,统一对外经营,统一价格等。
四、强化产地检验检疫工作,有外商投资果品分级加工企业的产区县,应督促企业主动到当地检验检疫机构备案,接受检验检疫机构的监管。
五、积极推进原产地标记注册制度,支持出口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的信誉度和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