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上海口岸旅客超量携带货币出入境案件减少
      
  去年8月,国家相关部门上调了中国籍旅客出入境携带货币额度。目前,政策调整对维护出入境秩序的促进作用已初步显现,笔者从上海海关获悉,上海口岸出入境旅客超量携带货币案件已明显减少,今年1至11月,上海海关在旅检渠道共查获货币类案件256起,案值折合人民币7141.6万元,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12.33%和35.86%。近日,央行宣布,从2005年1月1日起,中国和外国公民出入中国国境时,每次最多可携带20000元人民币(此前最多为6000元)。预计新规定实施后,携带超量货币出入境案件将进一步减少。 
    2003年8月23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和海关总署联合下发了《携带外币现钞出入境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从2003年9月1日起,出境人员携出金额在等值5000美元以内,不需申领《携带外汇出境许可证》,海关予以放行,当天多次往返及短期内多次往返者除外。这比原来规定的每人2000美元的标准上调了1.5倍。自限额上调以来,上海口岸出入境旅客超量携带货币案件有所减少。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前11个月,上海海关查获的旅客超量携带外币案件下降明显。其中,查获旅客超量携带美元案件降幅最大,共查获92起,案值折合人民币2958.5万元,分别下降43.56%和54%;超量携带港币案件40起,案值折合人民币1195.89万元,分别下降27.27%和30.1%。 
    除政策调整因素之外,上海口岸旅客超量携带货币出境案件之所以持续减少,与海关进一步加大案件查缉力度息息相关: 
    据了解,上海口岸旅客超量携带货币的以藏带手法为主。1至11月,上海海关共查获以行李夹带手法超量携带货币案件229宗。查获利用人身绑藏等方式超量携带货币案件27宗。针对这一特点,上海海关部分业务现场抽调业务骨干,在旅检现场成立了缉私小分队,运用风险管理手法,以动态监管的模式及时掌握超量携带货币案件的重点渠道、重点时段、重点流向等,增强查缉超量携带货币案件的针对性,确保国家有关人民币和外汇管理规定的有效执行,口岸现场的电子监控设备也大显神威,目前,上海口岸“技防、人防相结合”的机制已基本成熟。 
    此外,上海海关及上海口岸相关部门政务公开工作也已取得了一定成效,近年来,海关在网络上及时公布相关规定,并在口岸现场设立公告牌和触摸屏,帮助进出境人员及时获知相关规定,进一步增强了守法意识。 
    上海海关提醒:出入境旅客应增强主动申报意识,入境人员在入境内时应办理所携货币的申报手续,根据有关规定,携带外币现钞入境,超过等值5000美元的应当向海关书面申报(当天多次往返及短期内多次往返者除外)。出境时携带外币现钞出境的,凡不超过最近一次入境时申报外币现钞数额,不需申领《携带外汇出境许可证》,海关凭出境人最近一次入境时的外币现钞申报数额记录验放。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5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