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2004年福州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2004年,福州海关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海关总署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的部署和要求,以新《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的颁布施行和“WCO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国际研讨会”的召开为有利契机,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大对各类进出境侵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突出成效:全年共查处各类侵权案件52起,总案值274万元,没收各类侵权物品共计41.5万件,涉及40种国内外知名品牌,处置完毕价值达200万元的侵权货物。主要措施及成效有:

一、 开展专项行动,加大打假力度。针对侵权案件类型日趋多样并向行邮渠道转移的态势,福州海关积极运用风险管理手段开展打假工作,将香烟、箱包、光盘、服装、鞋帽、机电产品、手表等侵权风险较高的商品作为查处重点,把防范和打击行邮渠道“化整为零”式侵权违法行为作为突破口,取得显著成效:行邮渠道实现查获侵权案件“零”的突破,并连续查获多起在海关系统内外有影响的典型案件。例如,查处邮寄出境盗版DVD光盘的案件,被中央电视台二套、四套节目作为全国打假典型案例多次进行报道,该案件样品在11月份海关总署和世界海关组织联合举办的“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国际研讨会”论坛上参展。下半年以来,福州海关成立了“福州海关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组织开展关区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并在法规处设立保护知识产权科,专司打假办案和知识产权保护职能管理工作。专项行动自10月份实施以来取得阶段性成果,查获18起侵权案件,查获关区首例专利权案件和进境环节侵权案件。

二、 健全执法程序、提高办案效率。福州海关通过做好执法调研、教育培训、建章立制等基础性工作,进一步规范了关区知识产权保护执法。法规部门先后深入马尾、福清、莆田、邮办、机办等业务现场调研,了解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动态,收集执法一线意见建议,解决执法疑难问题,并及时为业务一线配备查处侵权货物拍照、取证所需的数码相机;组织举办了4期知识产权法律知识、商品知识培训班,进一步提高一线执法关员运用新《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以及辨别侵权商品的能力;严格按照新的《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及时调整办案模式,建立健全移送立案、双人调查、定期跟踪复查、处罚结果告知、案卷管理等办案制度,确保侵权案件行政处罚符合法定程序;进一步完善侵权货物处置工作机制,加快货物处置效率,依法处置了40起已审结案件罚没的侵权货物;组织开展4次罚没侵权物资捐赠救灾行动,向福建省红十字会及福州市红十字会转交价值159.7万元侵权货物;分别以招标拍卖和有偿转让方式处置完成735台发电机和12000打铜锁,罚没收入34万元。其中将侵权铜锁有偿转让权利人是新《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施行后关区首次采用的处置形式,进一步拓宽了侵权货物的处置渠道,增加了海关罚没收入。

三、 研究执法疑难、提高执法水平。福州海关紧密围绕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的难点、热点,结合打假办案实践,进行深入研究和总结,促进了执法水平的提升。同时,充分运用信息渠道向上级部门汇报新问题、新情况和新建议,例如,7月份上报的《上半年福州海关侵权案件查处特点及存在问题》经总署转报后被国办采用,并得到中央领导批示。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最新知识产权刑事司法解释出台后,法规部门及时捕捉分析海关执法面临的新课题,就海关向司法机关移送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面临操作困难,以及行政执法与刑事责任追究程序之间的对接等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呈报总署政法司。

四、 开展交流合作、形成打假合力。福州海关注重加强与知识产权主管部门的合作,借助其宣传网络和专业优势,开展联合执法和联合宣传,扩大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影响力和社会辐射面,形成齐抓共管、联合打假的合作关系。“4.26”世界知识产权日期间,福州海关积极参加福建省以“尊重知识产权,维护市场秩序”为主题的“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福建电视台《公关与经济――知识产权保护状况》节目,并举办面向关区重点报关企业的《条例》宣讲会,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同时,法规部门主动走访联系福建省版权局、省工商局、烟草专卖局等,宣传介绍海关打假形势任务和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查处盗版光盘案件、假冒商标案件、假烟案件的合作机制;此外,积极探索与知识产权权利人在侵权认定、授权鉴定、侵权线索举报等方面的合作途径,多次邀请阿迪达斯公司、奥斯拉姆公司、爱普森公司、中粮集团等权利人及代理人前来讲授真伪商品辨别知识,开展座谈交流,共商打假对策。福州海关切实履行海关知识产权保护职责,发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作用,得到了知识产权主管部门、国内外知识产权权利人的高度评价。福建省整规综合办公室先后编发两期简报专刊肯定福州海关2004年在打击进出境侵权假冒、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经济秩序方面的工作及其显著成绩;中国红十字会、中粮集团、上海市轻工业品进出口公司和本田、丰田、UL、飞利浦等多家知识产权权利人先后赠锦旗或牌匾表示感谢。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5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