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关加工贸易电子帐册在宁波侨泰兴纺织有限公司顺利生成,该企业成为我省首家通用型加工贸易联网企业。这是我市加工贸易联网监管改革的又一突破,是联网监管模式在中小企业的首次成功应用。它对改革海关对中小企业加工贸易的管理模式,加快企业通关速度,促进贸易便利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加工贸易联网监管是指海关使用电子帐册对加工贸易企业进行管理,企业通过电子口岸平台和电信公共网络向海关办理加工贸易备案、变更、核销审批手续和进出口报关,从而实现网络化、无纸化管理的新型管理模式。通用模式与标准模式相比,它不采用直接提取企业计算机管理系统(ERP)数据的方式进行监管,也不要求企业必须具备ERP系统,企业不需增加新的软硬件设施即可实现,从而大大降低了联网监管的准入门槛和投入,简化了操作。同时,通用型联网又能使企业享受到联网监管所带来的种种便利,是一种适合中小型加工贸易企业的新型联网模式。
近年来,宁波市加工贸易发展迅猛,2004年加工贸易进出口金额达53.34亿美元,增幅达65.6%,首次超过一般贸易发展速度。而中小型加工贸易企业是宁波市加工贸易的主力军,据统计,2004年全市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在1000万美元以下的中小企业共有1173家,占加工贸易企业总数的92.5%,加工贸易进出口额15.67亿美元,占总数的29.38%。联网监管代表着中国海关对加工贸易监管改革的方向。实践证明,它在加强海关监管,简化手续,解决企业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情况下“全球营销、快速交货、产品个性化、零库存管理”的要求,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通关速度方面作用明显、效果良好。但标准模式联网监管对企业内部计算机管理水平要求较高,到目前为止,我市仅有13家企业实现标准模式联网监管,众多中小企业受自身条件限制无法实行联网监管,影响了这些企业加工贸易的进一步发展。这次海关推出适合中小型企业的联网监管新模式,是适应企业实际需求,深化加工贸易联网监管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对推动宁波市加工贸易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据了解,宁波海关将进一步推广和完善适应不同类型企业的联网监管模式,扩大联网监管应用范围,推行诚信管理,提升海关管理效能,使更多的企业享受到联网监管的便利,形成企业经营和海关管理双赢的局面,推进宁波地区加工贸易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