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海关:“电子口岸”重在推广应用
“今后,西宁海关将进一步加大电子口岸系统应用项目的推广力度。”在总结几年来“电子口岸”建设经验时,西宁海关认为,对推广应用的重视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西宁海关属于西北内陆海关,关区内进出口企业较少,且企业对海关通关质量要求较高。为了不断提高通关效率,西宁海关将“电子口岸”的推广应用作为提高行政效能和执法水平,支持企业扩大进出口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早在2001年“电子口岸系统”在全国开始推广时,西宁海关作为牵头单位,就在青海省政府和地方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关区内开展了一系列相关工作。从2001年5月至2004年年底,西宁海关在做好“电子口岸系统”数据导入、网络平台安装、安全认证系统安装和对外宣传推广、企业入网资格联合审查的基础上,先后推广使用了进口付汇报关单联网核查系统、网上报关等子系统,并完成了电子口岸预录入程序更新、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西宁分中心的筹建等工作。
目前,关区116家企业办理了“电子口岸”入网手续,西宁海关先后制发了企业法人卡116张、操作员卡167张,使关区在海关备案并且开展进出口业务的企业全部成为“电子口岸”系统的用户。企业可以通过该系统完成网上报关、网上申领出口付汇核销单和出口退税等业务,在很大程度上为企业办理进出口业务提供了便利,化解了不法企业骗取出口退税等风险,有力地规范了关区进出口秩序。
为了让“电子口岸系统”得到很好的应用,在这一过程中,西宁海关将推广应用作为关键环节来抓。早在推广之初,西宁海关针对关区企业对该系统的推广认识程度不一的实际情况,在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及时成立了由省政府领导挂帅,西宁海关牵头,公安、外贸、国税、工商、人行、外汇管理、交通、质监、检验检疫、民航、铁路、电信等13个部门为成员的青海省“中国电子口岸”推广领导小组。为了使进出口企业在规定时间内获得“中国电子口岸”入网用户资格,海关、工商、外汇等6个部门共同成立了“中国电子口岸”青海省企业用户资格联合审查组,并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交流情况互通信息,研究解决推广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顺利推广“中国电子口岸”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西宁海关还专门研究制定《青海省“中国电子口岸”推广工作方案》,对“电子口岸”推介的前期准备、对外宣传、入网审查、人员培训等工作做出了安排部署。
由于“中国电子口岸”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一些企业用户对其有一个了解和接受的过程。为此,西宁海关始终将电子口岸的宣传工作作为重点之一来抓:在社会发布公告,及时召开青海省“中国电子口岸”推介会,并坚持采取口头宣讲、展板介绍、播放宣传录像片、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系统全面介绍了“中国电子口岸”的特点、功能和企业用户资格审查的内容和条件,使企业对电子口岸有了进一步认识。
为提高企业操作使用系统的水平,西宁海关在推广应用初期,定期组织外贸、工商、税务、外汇管理等部门在海关集中办公,开展进出口企业入网用户资格集中审查,集中办理制发卡手续,并采取预约登记的方法,分期分批为企业办理手续。
针对青海省地域辽阔、企业分散的实际情况,西宁海关从2002年起就主动协调有关部门,将以往集中时间、集中各部门同时办理审批手续的做法改变为分部门审批,使企业办理电子口岸能够随到随办,提高了办事效率,也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同时,为帮助电子口岸用户随时解决日常操作中的问题,西宁海关发挥技术优势,派技术人员经常到各审批部门及企业走访,定期组织开展面对面的操作培训,并开辟了咨询专线电话,随时进行业务指导,积极协调解决问题。为企业实现网上报关提供了方便,进一步提高了通关效率。
在做好“电子口岸”推广应用的同时,西宁海关下力气稿好本关政务信息化建设,开发了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立并升级了西宁海关网页,自主研发了公文网上流转、政务督办、信息采编、值班查询、法律法规、关务公开触摸屏等技术项目数十项,提高了机关无纸化办公的水平和办公效率。下一步,西宁海关还将加大“电子口岸”系统应用项目的推广力度,为转变政府管理职能,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和执法水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