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塞浦路斯籍集装箱船“地中海克里斯蒂娜”在黄海海域发生严重碰撞,随时有沉没的危险。该船所属公司向宁波港发出“SOS”。一场救助外轮的行动随后在宁波港展开……。
3月17日至21日,在宁波港集团、宁波海事局等单位通力协作下,受损外轮“地中海克里斯蒂娜”安全靠泊宁波港吉码头经营有限公司码头,将船上1735只集装箱(包括58只破损箱)安全卸到堆场。这次成功的救助充分展示了宁波港的应急抢险能力,展现了宁波港的综合实力。
3月8日碰撞事故发生后,为了尽快处置险情,该船所属公司从便于遇险船舶安全进出和最大程度减少货物损失考虑,选择了宁波港作为船舶抢险的港口并向宁波港发出“SOS”。
宁波港集团、宁波海事局等单位进行了紧急研究,并立即派出人员到现场察看。“克里斯蒂娜”轮伤得实在不轻。她的头部被撞破了,进水后往下倾,左右两个锚已无法使用 。她从黄海艰难地航行到东海,便已动弹不了。 宁波港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大港引航有限公司、油港轮驳有限公司和有关海事专家进行了专题研究和科学评估,制定了细致的进港方案和应急措施。
3月17日上午9时,虾峙门航道进行了局部交通管制,3艘大马力拖轮来到虾峙门外海锚地,克服天气和潮涌的不利影响,投入到抢险救助的战斗。“克里斯蒂娜”轮进水后船体呈头重尾轻,船舵操控性差。宁波港最大马力拖轮“甬港消拖3号”轮首先放出缆绳系住“克里斯蒂娜”轮的船首,随后“甬港拖16”轮和“甬港拖18”轮分别在外轮的左右舷进行保驾护航,一左一右地协助船舶保持操舵方向,巡逻艇“海巡113”进行全程护航。 下午1时许,拖带约3个小时后,3条拖轮在引航员的指挥下,一起顶住“克里斯蒂娜”轮的左舷,“温柔”地把船顶推至宁波港吉码头经营有限公司4号泊位,一场艰险的卸箱战斗也打响了 。
当作业人员察看现场后不禁直咂嘴:受损的“克里斯蒂娜”船艉严重上翘,右侧锚边被撞出一个约2米见方的大伤口。该船首舱、1号、2号舱等6个舱底进水,1号货舱的一层集装箱和2号货舱的4层集装箱被海水侵蚀 。由于碰撞导致09、11贝位甲板变形上翘,整个贝位的箱子成为一个扇形。在这种情况下卸箱,稍有不慎极易发生人身、货损事故,这无疑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宁波港吉码头经营有限公司经过与船方多次协商,周密的卸船计划确定了。先把受损严重的09、11贝位的舱盖板加固,再从中间向两侧卸船。3月18日,箱体成功加固后,他们对09、11贝位进行卸船作业。 整个卸船过程停停卸卸,难度之大,危险性之高,情况之复杂,在宁波港集装箱装卸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为对现场作业进行严密的安全监控,该公司值班经理 24小时轮流当班坚守一线指挥;抽调公司技术最棒的桥吊司机负责吊箱作业。正是大家群策群力,互相团结协作,安全地完成了“克里斯蒂娜”轮卸箱作业。至21日上午11时,除11只废纸箱进水超负荷无法起吊外,其余1735只集装箱(包括58只破损箱)都安全卸到堆场,目睹整个作业的外方船员翘起大拇指直说:“Ningbo Port,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