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大项目成为宁波发展的“加速器”
      
    宁波市计委前不久发布了一份《大工程大项目对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报告。报告指出,目前正在建设和开展前期工作的重点项目有54项,其中投资额50亿元以上的特大型项目有28项,总投资2600亿元。
    这些大工程大项目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有何带动作用,本报请市计委有关专家为读者作解读。
    提升港口竞争力
    港口是宁波发展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2004年底,宁波港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分别突破2.2亿吨和400万标准箱,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近期推进的北仑四期、五期和大榭招商国际集装箱码头的建设,将增加13个大型专业化泊位,新增集装箱吞吐能力600万标箱;到2007年,集装箱吞吐能力将达到1000万标箱;甬舟金塘岛大型集装箱码头建设项目的启动,将优化、整合两地港口资源,有力地推动宁波和舟山港一体化的实质性开展,对我市港口的长远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
    随着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甬金高速公路、甬台温铁路等项目的开工建设,以港口为龙头,公路、铁路、水路、民航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综合运输网络体系日趋完善,我市的区位格局也将由原来的交通末端变成交通枢纽,宁波将成为连接上海、苏南和温台地区的枢纽城市,从而根本上优化我市的区位条件,增强我市对内陆腹地的集聚辐射能力,极大提升我市港口的综合竞争力。
    构筑经济增长极
    目前我市重点推进的大型制造业项目主要集中在石化、能源、造纸、钢铁、汽车等临港大工业。在石化方面,将形成年产乙烯220万吨,新增炼油能力1800万吨/年等石化项目,年产值超过2000亿元,为我省纺织化纤和塑料加工业提供原料支撑。在能源方面,将新增发电能力1050万千瓦,年产天然气25亿―30亿立方米,接收液化天然气300万吨,年产值245亿元,实现建设国家级能源基地的目标;在造纸方面,将形成300万吨白板纸生产能力,年产值210亿元,宁波将成为亚洲造纸规模最大,造纸设备、工艺最先进的一流造纸基地;在钢铁方面,形成年产1000万吨钢铁,115万吨不锈钢生产能力,年产值480亿元;在汽车方面,将年产30万辆中高级车辆,年产值400亿元。这些大项目将全面优化我市产业结构,进一步奠定我市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的地位。这些项目建成投产后,将使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翻一番。
    增加财政收入160亿
    估计在2010年前后,正在建设和推进的54个重大项目中的25个制造业项目投产后,仅项目本身就将形成3335亿元的产值规模,形成约800亿元的GDP,可相应增加财政收入(按创造GDP的20%计算)约160亿元。另外,大项目中的交通、能源和城市基础设施对经济的间接拉动往往超过直接拉动。创造就业岗位100万
    按2003年宁波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水平测算,石油加工业人均48万元,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人均12万元,造纸业人均11万元,这些大工程大项目投产后,可增加就业岗位约50万个,加上29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可直接增加就业岗位约20万个;另外港口方面,每增加1万个标准箱可新增500个岗位。据此测算,54个大工程、大项目的建设可直接和间接增加岗位超过100万个。
    环境保护措施严格
    在实践工作中,大工程、大项目建设经过严格科学论证和把关,其环境保护和环保控制措施,远远优于分散的中小型项目。如浙江国华宁海电厂项目建设规模为4台60万千瓦燃煤机组,总投资106亿多元,其中环保投资18亿元,占总投资的16.9%。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5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