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遭遇“绿色”技术壁垒,对企业来说,要么“偃旗息鼓”,放弃这个市场,要么“擂鼓再战”,根据客户要求,积极应对,重新获得“通行证”,厦门检验检疫局辖区两家烤鳗企业就属于第二种。
近日从厦门局了解到,遭遇日本绿色贸易技术壁垒重创后,一度停产的厦门烤鳗,重返日本俏销。以下数据更有说服力,厦门局2004年度烤鳗出口统计情况显示,厦门烤鳗承受农产品等涨价的重压,经历技术壁垒的磨练,恢复了出口的增长,自2003年11月恢复对日出口以来已成功输出近6000吨鳗鱼制品,烤鳗厂产销两旺,形势喜人,价格一路看涨,创下烤鳗出口价格近8年来的历史新高,并且在全国重要烤鳗出口地区中唯一未出现检测不合格而遭退货的现象。其中,杏村公司销售产值增长了112.7%。
输日烤鳗碰“壁” 停产三个月
一纸“封杀令”传来,是在2003年7月。日本 以查出“恩诺沙星”残留超标为由,突然宣布对我国生产的烤鳗实行“命令检查”。据了解,由于鳗鱼在养殖过程中极易生病,生病后就要用药治疗,“恩诺沙星”作为一种抗生物质,由于具有良好的消炎效果,曾在养鳗业内被广泛使用。之后,我国主动暂停对日本出口,对所有养殖生产加工企业进行整顿, 厦门烤鳗出口一夕之间跌落谷底,停产了3个多月。据厦门杏村鳗业有限公司有关人士介绍,2003年出口量不到2001年的一半。
之前,很多人都以为养殖鳗鱼是发财捷径,于是鳗鱼养殖场全国遍地开花,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国人并不喜欢吃鳗鱼,因而导致鳗鱼的销售陷于困境。另一方面,日本人对鳗鱼却有着特别的喜好,日本国内的鳗鱼产量又无法满足需要,所以,日本市场,便成了国内各鳗鱼养殖加工企业争相攻占的“堡垒”。由于销售渠道单一,日本一声令下,国内烤鳗业“应声而倒”,整个行业形势堪忧。
“入乡随俗” 顺利跨过门槛
面对“绿色壁垒”,无法躲避或绕着走,只能“入乡随俗”。
厦门杏村鳗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章厚原介绍说,“恩诺沙星”残留的问题出现在养殖过程。于是,公司从两方面下大力气,抓好源头监管,建立大面积的鳗鱼养殖基地,规范用药;同时,增加符合要求的药残检测设备,对从外地引入的鳗鱼进行严格检测。
2003年10月,已停产三个多月的厦门杏村鳗业有限公司,与另一家企业厦门龙鹏食品有限公司获得国家质检总局的批准,恢复对日出口,成为被日本官方在冷冻烤鳗中检出“恩诺沙星”后的厦门首批获准生产输日烤鳗的企业,成功跨过烤鳗准入“门槛”。
章厚泉说:“后来再也没有出现过检测不合格,退货的现象。”
检验检疫部门:三管齐下促整改
经厦门局多方位严密监管和帮助,2004年该局辖区烤鳗企业顺利冲破国外农产品绿色贸易技术壁垒,出现了强劲的出口态势,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年多来,厦门局把鳗鱼从养殖到加工所涉及的饲料、渔药、养殖场、吊养场、加工厂、实验室等问题作为工作前移的重点,狠抓源头管理,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作,着重从两方面帮助企业整改规范:一是不断完善出口烤鳗检验监管体系,狠抓源头,实施备案、供货证明、监管手册、批次溯源等多项制度;二是推进企业自控自检和诚信体系建立,对养殖场与烤鳗厂原料管理人员实施监督员、技术员制度,对企业实验室加强比对、指导。
――抓好对养殖场的备案管理,提高准入门槛。要求养殖场在生产企业的指导下建立良好养殖规范。在选址时应着重对周边环境的筛选,以避免养殖过程受到工厂、矿山、田地及其它养殖场等带来的有害物质的污染;在申请时还需提供养殖用水的相关资料,包括检测报告、处理设备、排水方式等,通过详细的本底调查有利于减少水质对原料的污染,也降低水质引发病虫害的风险。厦门局会同烤鳗厂根据总局相关要求,已建立了对养殖场的日常监督管理和量化考核体系,对养殖场进行定期考核评估,确保对养殖场的有效监控,对考核不合格的场毫不留情的停止其供货资格。
――对于生产企业,督促其狠抓源头,提高质量。在原料方面,帮助他们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原料控制体系。包括原料验收、标识、记录等内容。制定了明确的、便于操作的验收程序,所有记录应便于查阅及追溯。在原料到厂时,对其规格、感官、有害物质残留进行如实检验检测、确认,具体到按车次、按规格分开验收,按池号分开存放,明确标识,区分加工,并在成品包装上标示养殖场代码。对于验收不合格的原料坚决不收购,并分析原因,向有关机构及工厂通报情况,确保这些不合格品不流入别的生产企业。厦门局辖区烤鳗厂已在2004年内严格按照HACCP体系的要求,把原料控制过程纳入了关键点进行控制。
――对企业实验室强化监督,不断提高检测水平。督促企业加大投入,购进设备,引进人才,加强培训;要求其检测方法应明确化、书面化,并符合国内外的技术要求。厦门局不定期组织技术中心等部门相关业务骨干对其结果进行比对、验证,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这样既能提高企业自身检测水平,降低费用,又减轻技术中心的负担,加快通关速度,是检企双赢的重大举措。
今年出口形势还很难说
谈到今年烤鳗出口的形势,业内人士颇为谨慎。不过,从国内整个行业来说,已经很难回到以前的旺销期。
业内人士介绍说,由于至今未能研制人工繁殖,鳗鱼只能天然捕捞,这就使得烤鳗出口有点“靠天吃饭”的成分。据了解,2004年为正常年,今年还很难说。当然,出口形势如何,最终还是要看进口国的接受能力,因烤鳗出口集中在日本市场,高集中必然高风险,日本市场一有风吹草动,我市烤鳗出口就跌宕起伏。据介绍,7月份是日本的吃鳗节,3至5月份是鳗鱼销售旺季,已有客户选择在年初下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