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 启动建设环经济区高速公路,打造一小时经济圈,并争取建设沈阳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辽阳、铁岭城际轨道交通,尽快形成经济区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系统。
金融 七城市将支持沈阳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经济区各城市设立分支机构,为经济区各城市发展提供金融服务。
贸易 共同建设沈阳保税物流园区,鼓励参与营口港的建设与发展,为经济区各城市货物出关、散货运输、物流周转提供便捷的口岸服务。
人力 七城市的合作将主要通过各市人才交流和劳务合作来完成,建设共享的人才和劳动力供求信息网络,建立统一的人才、劳务市场,逐步实现人力、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无障碍流动。
经济区内其他城市可派干部到沈阳市有关部门挂职,加强相互沟通。
晨报讯 (记者 房延彦)2005年4月7日,将永远载入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史册。
辽宁“七兄弟结盟”,形成沈阳经济区。
在今天下午召开的辽宁中部城市群(沈阳经济区)联席会议上,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辽阳、铁岭等辽宁中部七城市的市长将共同签署《辽宁中部城市群(沈阳经济区)合作协议》。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克强,省长张文岳将分别发表重要讲话。
据悉,辽宁城市化水平居全国前列,中部七城市面积达6.5万平方公里,人口2124万。七城市合作的启动标志着各方将合力打造继“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北”地区之后的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
据了解,签署合作协议后七城市将在交通运输、产业发展、金融服务、贸易流通、对外招商、人力资源、科教文化、旅游开发、生态环境、信息通讯、统筹规划等11个方面开展合作。
辽宁社会科学院省情研究所所长梁启东认为,当前,辽宁正处于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关键时期,结构的调整将加快经济区建设,促进区域一体化,是富于辽宁特色的振兴之路。
有关人士表示,辽宁中部城市群将提高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再度崛起,必将对辽宁乃至东北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
新闻延伸
四大优势力挺沈阳经济区
城市化水平居全国前列在以沈阳为中心100公里半径内,集聚1座副省级市、5座县级市,200多个小城镇。其中城市人口超过1000万,沈阳经济区城市化水平近60%,处在国内城市群的前列。
区位重要交通发达沈阳经济区是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要冲之地。综合交通运输比较发达,目前已形成铁路、公路、航空多种运输方式相互联结,以沈阳为中心向四周放射的立体交叉综合运输网络。
科技人才和技工众多沈阳拥有各类高等院校21座,是国内高校集中的城市之一。沈阳科研院所众多,每万人拥有中级技术职称463人,在全国233个地极城市中排名第十位。
装备制造业发展迅猛沈阳经济区7个城市,形成了以冶金、机械、石油、化工、建材等支柱产业为主的全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